牙周发炎的症状包括牙龈红肿、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治疗方法为口腔清洁指导、龈上洁治、龈下刮治、药物治疗等。

一.症状
1.牙龈红肿
牙龈组织变得充血,颜色鲜红,正常牙龈呈淡粉色,发炎时明显变红肿胀,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牙龈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例如,慢性牙周炎患者往往会出现牙龈的长期红肿。
2.牙龈出血
刷牙、咬硬物或吸吮时容易出血,这是由于牙龈炎症使牙龈组织变得脆弱,毛细血管容易破裂出血。比如,早晨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有血迹,可能是牙周发炎的表现。
3.牙周袋形成
健康的牙龈附着在牙齿颈部,当发生牙周炎时,牙龈沟加深形成牙周袋,可通过牙周探针检查测量牙周袋深度,牙周袋内会有炎性渗出物、细菌等积聚。
4.牙齿松动
随着牙周炎的进展,牙槽骨吸收,支持牙齿的力量减弱,牙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严重时牙齿可能自行脱落。
二.治疗方法
1.口腔清洁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刷牙,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缝,清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做好口腔清洁,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老年人由于手部灵活性下降等原因,可使用电动牙刷等辅助工具帮助清洁。
2.龈上洁治
通过超声波洁牙机等设备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龈上洁治可以有效减轻牙龈的炎症,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如果有牙周发炎情况应及时进行。
3.龈下刮治
对于牙周袋内的牙菌斑、牙结石等进行刮除,深入牙周袋内清除位于龈下的菌斑和牙石,防止炎症进一步向深部牙周组织发展。
4.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药物,能够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使用布洛芬等药物,能够减轻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