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居高不降的原因可能包括未规律服药、不良生活方式、存在继发性高血压因素、药物抵抗或选择不当、情绪波动与精神压力等。

1、未规律服药
高血压患者若未按医嘱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物,会导致体内药物浓度不稳定,无法持续有效控制血压。例如自行增减药量、漏服药物或停药,均可能打破血压控制平衡,使血压居高不下。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随意调整剂量或停药。
2、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增多,引发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过量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功能;缺乏运动则易引发肥胖,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需控制盐摄入(每日<5克),戒烟限酒,保持规律运动。
3、存在继发性高血压因素
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疾病会引发继发性高血压,导致血压难以控制。例如肾动脉狭窄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引起血压升高。需通过检查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4、药物抵抗或选择不当
少数患者可能对降压药物不敏感,存在药物抵抗现象,或因药物选择不当(如未根据个体情况选择药物)导致降压效果不佳。此外,药物剂量不足或联合用药方案不合理,也会影响降压效果。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
5、情绪波动与精神压力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从而使血压升高。若情绪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血压会持续居高不下。需保持平和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记录血压变化情况。若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达1个月,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须立即前往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造成肾小球硬化、左心室肥厚等不可逆损害,切勿拖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