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常见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青少年,与多种因素相关,症状多样,有粉刺(白头、黑头)、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不同人群有特殊表现,女性月经前可能加重,儿童痤疮少见,成人痤疮与多种因素有关且易留瘢痕色素沉着。
一、皮肤损害表现
粉刺
白头粉刺:又称为闭合性粉刺,为皮色丘疹,直径1-2毫米左右,毛囊口被角质物封闭,表面看不到开口,挤压时可挤出白色豆腐渣样物质。好发于额头、下巴等部位,多见于油性皮肤人群,青少年由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相对更易出现。
黑头粉刺:也叫开放性粉刺,是阻塞在毛囊口的角质物被空气氧化后形成,表现为明显扩大的毛孔中的小黑点,可挤出黑色栓状物,常见于T区(额头、鼻子、下巴区域),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分泌增多,容易导致毛囊口堵塞形成黑头粉刺。
丘疹:是一种较小的实质性隆起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颜色可呈红色、淡红色等,由毛囊口角化、炎症等因素导致,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可加重丘疹的炎症反应,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皮肤新陈代谢活跃,炎症反应相对更易引发丘疹。
脓疱:为充满脓液的小隆起,直径通常1-2毫米左右,可由丘疹发展而来,表现为丘疹顶端有黄白色脓疱,破裂后可排出脓液,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一些酶可破坏毛囊结构,引发化脓性炎症形成脓疱,青少年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感染后更易形成脓疱。
结节:是直径大于1厘米的实质性损害,位置较深,可隆起于皮肤表面,也可在皮下,颜色呈淡红色或紫红色,触之有硬结和疼痛感,多由于炎症深入真皮深层,毛囊周围炎症持续加重,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节,青少年如果痤疮炎症反应较重且未得到及时控制,容易发展为结节。
囊肿:是含有脓液或血液的囊性损害,大小不一,触之有波动感,常形成瘢痕及色素沉着,多由结节发展而来,毛囊皮脂腺结构破坏严重,内部积聚大量内容物形成囊肿,青少年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痤疮病情较重,也可能出现囊肿,且囊肿消退后更易遗留瘢痕。
二、好发部位
痤疮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面部、胸部、背部、肩部等。面部是最常见的部位,其中又以额头、双颊、下巴、鼻周等区域居多。这是因为这些部位皮脂腺分布密集,青春期时皮脂腺受雄激素刺激分泌旺盛,容易出现痤疮相关表现。例如,额头部位皮脂腺数量多,分泌的皮脂容易堵塞毛囊口引发痤疮;背部皮脂腺也较为丰富,运动后出汗多,若清洁不及时,也易导致痤疮发生。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女性痤疮:女性痤疮在月经前可能会加重,与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部分女性痤疮患者还可能伴有月经不调等内分泌紊乱表现,这是因为女性的内分泌系统相对复杂,月经周期变化会影响雄激素等激素水平,进而影响皮脂腺分泌。比如有些女性在月经前期,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皮脂分泌增加,痤疮症状会比平时更明显。
儿童痤疮:儿童痤疮相对较少见,可分为新生儿痤疮和婴儿痤疮等。新生儿痤疮可能与从母体获得的雄激素有关,大多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可自行消退;婴儿痤疮可能与遗传、雄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表现与青少年痤疮类似,但儿童皮肤更娇嫩,护理时需特别注意,要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的皮肤修复能力和成人有所不同,一些轻微的痤疮可能有不同的转归。
成人痤疮:30岁以上仍患有痤疮的人群称为成人痤疮,其病因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有关。成人痤疮的症状可能不如青少年痤疮典型,皮疹形态可能相对多样,且更容易留下瘢痕和色素沉着,因为成人皮肤的新陈代谢速度较青少年减慢,皮肤修复能力相对减弱,所以对于成人痤疮更要注重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