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减压与创面护理需定期翻身、用减压设备,创面清洁要选合适清洁剂;创面换药与敷料选择包括用湿性敷料及清创处理;全身支持治疗要营养支持和控制基础疾病;高压氧治疗可提高组织氧分压促进愈合但小儿需谨慎;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较大较深创面且术前要评估老年或伴基础疾病患者情况。
一、局部减压与创面护理
1.定期翻身: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是预防和治疗褥疮的关键措施。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可有效减少身体某一部位持续受压。例如,对于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患者,长期保持同一姿势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褥疮,通过定时翻身能改善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
2.使用减压设备: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坐垫等。气垫床能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使患者身体受压部位不断变化;减压坐垫适用于坐轮椅的患者,能分散臀部压力,降低褥疮发生风险。对于有基础疾病、身体虚弱的患者,使用减压设备能更好地维持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
3.创面清洁: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洁剂清洁创面。对于轻度污染的创面,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对于有较多分泌物的创面,可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创面清洁剂。例如,对于老年患者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褥疮创面,清洁时需更加谨慎,避免过度损伤创面组织,同时要注意控制血糖水平以利于创面愈合。
二、创面换药与敷料选择
1.湿性敷料应用:湿性敷料如藻酸盐敷料、水胶体敷料等常用于褥疮创面。藻酸盐敷料能吸收创面渗出液,形成湿性环境,促进创面愈合;水胶体敷料具有自粘性,能隔绝细菌,保持创面湿润。对于不同分期的褥疮,选择相应的湿性敷料。如对于浅度褥疮,可选用水胶体敷料;对于有较多渗出的深度褥疮,藻酸盐敷料较为合适。
2.清创处理:对于创面有坏死组织的情况,需进行清创。清创方法包括外科清创、酶学清创等。外科清创适用于坏死组织较多且边界清楚的创面,用手术器械清除坏死组织;酶学清创则是使用胶原酶等酶制剂分解坏死组织。对于小儿患者的褥疮清创需更加轻柔,避免造成过多疼痛和损伤,因为小儿皮肤娇嫩,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耐受力较差。
三、全身支持治疗
1.营养支持:充足的营养是褥疮愈合的重要保障。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例如,蛋白质有助于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可多摄入瘦肉、鱼类、蛋类等;维生素C、维生素E等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可通过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对于患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的患者,如老年糖尿病患者,更要注重营养的均衡摄入,必要时可通过肠内营养制剂或肠外营养支持来保证营养供给。
2.基础疾病控制:积极控制患者的基础疾病。如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患者,需将血糖、血压等指标控制在合适范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创面愈合,需通过饮食、药物等方式严格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过大也不利于褥疮的恢复,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
四、高压氧治疗
1.原理与作用:高压氧治疗能提高组织氧分压,增加创面的氧供,促进细胞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褥疮创面的愈合。对于一些较难愈合的重度褥疮,高压氧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例如,对于长期不愈合且伴有局部缺血的褥疮患者,高压氧治疗能改善局部组织的缺氧状态,加速创面愈合过程。但对于小儿患者,高压氧治疗需谨慎评估,因为小儿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要考虑其耐受性和潜在风险。
五、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当褥疮创面较大且深度较深,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皮瓣移植术、清创缝合术等。皮瓣移植术适用于创面较大且局部组织缺损严重的情况,通过转移自身其他部位的皮瓣来覆盖创面;清创缝合术适用于创面较小、坏死组织清除较彻底的情况。对于老年患者或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以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