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诊断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皮肤活检。体格检查观察皮肤损害等情况;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看白细胞等,过敏原检测分体内体外试验,自身抗体检测排查自身免疫病,还有感染相关检查;皮肤活检用于不典型等情况鉴别。
一、体格检查
1.皮肤外观检查:医生会仔细观察荨麻疹患者皮肤损害的形态、大小、颜色、分布等情况。荨麻疹的典型表现为风团,通常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红色或白色隆起性斑块,境界清楚,周围有红晕,多在24小时内消退,但新的风团可不断出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皮肤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比如儿童患者的皮肤相对娇嫩,风团可能更易融合,但基本特征是相似的。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近期有接触特殊物质等情况,可能在皮肤表现上有一定关联。对于有既往荨麻疹病史的患者,此次发作的表现可能与以往有相似之处。
2.其他部位检查:除了皮肤,还会检查患者的黏膜部位,如口腔、眼部等是否有受累情况,因为部分荨麻疹患者可能出现黏膜水肿等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大多数急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降低,若伴有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不同年龄人群的血常规正常参考值有所差异,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相对成人略高。性别之间一般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近期有感染等情况可能影响血常规结果。有感染病史的患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
嗜酸性粒细胞:多数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这是荨麻疹比较常见的实验室表现之一。
2.过敏原检测:
体内试验:
皮肤点刺试验:是常用的体内过敏原检测方法。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过敏原液体滴于患者皮肤,然后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在15-20分钟内出现与过敏原相应的皮肤反应(风团和红晕)。不同年龄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时需注意操作规范,儿童皮肤较薄,操作要更轻柔。性别对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无明显影响,但不同性别患者的过敏原接触情况可能不同,比如女性可能更易接触某些化妆品等过敏原。生活方式中,近期使用过抗组胺药物可能会影响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所以一般建议在停用抗组胺药物3-7天后进行检测。有过敏病史的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
斑贴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接触性过敏原,将可疑过敏原贴敷于患者皮肤表面,通过观察皮肤对过敏原的反应来判断是否过敏。适用于怀疑接触性皮炎等由接触过敏原引起的荨麻疹患者。
体外试验: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水平来判断患者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不同年龄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可能与成人有所差异。性别一般不影响该检测结果,但不同性别患者接触过敏原的种类可能有差异。生活方式中,近期的过敏状态可能影响血清特异性IgE水平,有荨麻疹发作且怀疑过敏的患者进行此项检测有助于找到过敏原。
3.自身抗体检测: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有时需要检测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等,以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荨麻疹。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自身抗体正常参考值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中的发生率有所差异,生活方式和病史对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有影响,有慢性荨麻疹且怀疑自身免疫性因素引起的患者需要进行此项检测。
4.其他实验室检查:如怀疑感染引起的荨麻疹,可能需要进行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检测,以及相关病原体的检测,如病毒、细菌等的特异性检查。
三、皮肤活检
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荨麻疹或怀疑有其他皮肤病变的情况,可能会进行皮肤活检。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有助于鉴别诊断。不同年龄患者的皮肤活检操作和病理表现可能因皮肤厚度等因素略有不同,儿童皮肤较薄,取材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损伤,生活方式和病史会影响是否需要进行皮肤活检以及活检结果的解读,比如有长期不愈的特殊皮肤表现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皮肤活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