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是指(趾)甲周围组织炎症,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起病急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慢性病程长症状较轻反复迁延。急性甲沟炎一般处理包括局部休息、冷敷、清洁消毒,炎症重可口服抗生素;慢性甲沟炎要纠正不良习惯、局部护理;嵌甲引起的轻度可垫棉花等处理,重度可能需手术;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需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严重或反复发作及时就医。
一、甲沟炎的定义与常见类型
甲沟炎是指(趾)甲周围组织的炎症,多因甲沟及其附近组织刺伤、擦伤、嵌甲或拔“倒皮刺”等引起。常见类型有急性甲沟炎和慢性甲沟炎。急性甲沟炎起病急,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慢性甲沟炎病程长,症状相对较轻,常有甲沟处轻度红肿、疼痛,反复迁延不愈。
二、急性甲沟炎的处理措施
(一)一般处理
1.局部休息:患病的手指或脚趾应减少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和炎症加重。比如手部甲沟炎患者尽量减少手部的精细动作和重体力劳动。
2.冷敷:在炎症早期,可使用冷敷缓解疼痛和肿胀。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低温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炎性渗出,减轻红肿热痛症状。
3.清洁消毒:使用碘伏等消毒剂对甲沟炎部位进行清洁消毒,从甲沟周围皮肤向中心轻柔消毒,每天2-3次,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
(二)药物治疗
如果局部炎症较重,有感染加重趋势,可根据情况口服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但需注意患者是否有头孢类药物过敏史等情况)。不过一般优先局部处理,当感染扩散时才考虑全身用抗生素。
三、慢性甲沟炎的处理措施
(一)纠正不良习惯
1.避免过度修剪指甲:指甲不宜剪得太短,尤其是两侧的甲沟处,应保持指甲边缘与皮肤平齐或略长于皮肤,防止指甲嵌入甲沟。儿童修剪指甲时更要注意,避免因修剪不当引发甲沟炎。
2.正确处理倒刺:发现手指有倒刺时,不要强行拔除,应用剪刀整齐剪掉,防止周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二)局部护理
经常用温水浸泡患指(趾),每次15-20分钟,每天1-2次,浸泡后用碘伏消毒。对于因职业等原因需要长期接触水的人群,如厨师、洗衣工等,工作时要佩戴手套,减少水对甲沟部位的刺激。
四、嵌甲引起的甲沟炎的处理
(一)轻度嵌甲
对于轻度因嵌甲引起的甲沟炎,可尝试将少许棉花垫在嵌甲一侧的甲沟处,使指甲不再嵌入皮肤,同时按照上述一般处理和局部护理方法进行处理,观察炎症是否消退。儿童如果是轻度嵌甲引起的甲沟炎,家长要特别注意护理,避免因孩子好动导致嵌甲情况加重。
(二)重度嵌甲
如果嵌甲严重,炎症反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部分或全部拔甲术。但手术治疗需要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术后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换药等。
五、不同人群甲沟炎的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甲沟炎多因指甲修剪不当、玩耍时受伤等引起。家长要格外注意儿童的指甲护理,给儿童修剪指甲时使用儿童专用指甲刀,修剪后检查指甲边缘是否整齐。儿童活动量大,要避免其脚部受伤,如穿合适的鞋子,防止脚趾受到挤压。如果儿童甲沟炎症状较轻,可先采用局部清洁消毒等非药物方法处理;若症状较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二)老年人
老年人甲沟炎患者往往身体机能下降,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弱。在处理甲沟炎时,要更加注重局部清洁和预防感染。如果老年人合并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甲沟炎的处理要更加谨慎,因为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感染不易控制的情况。要密切关注甲沟炎部位的情况,如出现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需要使用抗生素等治疗,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三)孕妇
孕妇患甲沟炎时,用药需要特别谨慎。一般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处理方法,如局部清洁消毒、温水浸泡等物理方法。如果必须使用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安全的药物。孕妇的身体状况特殊,在处理甲沟炎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轻患指(趾)的负担。
总之,甲沟炎的处理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有助于缓解症状,防止病情加重。如果甲沟炎反复发作或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