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皮肤清洁护理要根据肤质选合适洁面产品并正确清洁,生活方式调整需减少高糖高油食物摄入、保证作息规律且避免挤压痤疮,医疗干预有外用维A酸类等药物、口服抗生素等药物及红蓝光等物理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痤疮各有注意事项。
一、日常皮肤清洁护理
合适洁面产品选择:油性皮肤痤疮患者可选择含氨基酸或水杨酸成分的洁面产品,氨基酸洁面产品温和,不会过度破坏皮肤屏障;水杨酸具有一定去角质作用,能帮助疏通毛孔,一般建议每天早晚各清洁一次面部,注意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水温可能刺激皮肤分泌更多油脂,过低水温则不利于清洁毛孔。对于干性皮肤痤疮患者,要选择温和的保湿型洁面产品,清洁频率可适当降低,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干燥,进而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加重痤疮。
正确清洁方法:用双手轻柔打圈按摩面部,T区(额头、鼻、下巴)等油脂分泌旺盛区域可适当延长按摩时间,但力度要适中,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确保洁面产品无残留。
二、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减少高糖、高油食物摄入,如糖果、油炸食品等,高糖食物会使血糖迅速升高,导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泌增加,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高油食物会加重皮肤油脂分泌负担。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有助于维持皮肤正常代谢。例如每天保证500克以上蔬菜摄入,种类尽量多样化,水果可选择低糖的,如苹果、蓝莓等,每天1-2个中等大小即可。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建议7-8小时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内分泌调节,导致激素失衡,加重痤疮。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保持规律的生物钟,让身体各器官得到良好休息和修复。
避免挤压痤疮:无论痤疮处于何种阶段,都不要用手挤压,挤压痤疮可能导致炎症加重,引起感染扩散,还容易留下痘印、痘疤等。如果痤疮比较严重,可到正规医院皮肤科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三、医疗干预措施
外用药物:
维A酸类:如维A酸乳膏,适用于轻度痤疮,可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减少微粉刺形成。但使用初期可能有轻度刺激反应,如局部红斑、脱屑等,一般可逐渐耐受,建议晚上睡前使用,使用时要注意避光,孕妇禁用。
过氧苯甲酰: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作用,可溶解粉刺。可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洗剂、乳剂或凝胶,少数人使用后皮肤会有轻度刺激症状,如发红、脱皮等,敏感皮肤要慎用。
抗生素类: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适用于炎症明显的痤疮,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但要注意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导致细菌耐药,一般建议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口服药物:
抗生素:如四环素类抗生素,对于中重度痤疮可考虑使用,但要注意儿童、孕妇禁用,且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肝肾功能等。
异维A酸:适用于严重的结节囊肿性痤疮等,是目前治疗痤疮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副作用较多,如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致畸等,使用前要进行相关检查,排除禁忌证,且治疗期间要严格避孕,一般适用于12岁以上患者,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物理治疗:
红蓝光治疗:红蓝光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杀灭作用,同时可减轻炎症反应。红光可穿透到皮肤deeper层,刺激细胞线粒体活性,促进细胞生长;蓝光主要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破坏其细胞结构。一般需要多次治疗,每次治疗时间较短,副作用较小,适合不同年龄段痤疮患者,尤其适合儿童痤疮患者,因为相对安全。
光动力治疗:适用于重度痤疮,是将光敏剂外用后经光照射,使皮脂腺萎缩,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减轻炎症反应。治疗前需要进行光敏剂皮试等准备工作,治疗后要注意避光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痤疮:儿童痤疮多为轻度,一般不建议首先使用口服药物治疗,以日常皮肤清洁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为主。如果儿童痤疮较严重,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药物,如外用低浓度的维A酸类药物等,且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因为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对药物刺激更敏感。
孕妇痤疮:孕妇痤疮一般不建议使用口服药物治疗,可通过温和的皮肤清洁护理来改善,如选择温和的保湿洁面产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挤压痤疮等。如果痤疮较严重,需在皮肤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共同评估下谨慎选择外用药物,因为很多口服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
老年人痤疮:老年人痤疮相对较少见,若出现痤疮,要考虑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影响,如内分泌疾病等。在治疗上要更加注重温和性,外用药物选择要谨慎,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同时要排查是否有药物引起痤疮的可能,如某些降压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