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的引发因素包括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有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非感染因素涵盖眼部外伤、眼部疾病、全身疾病以及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等情况。
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角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其中,初发感染多发生于幼儿期,通过呼吸道或接触传播,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发热、感冒、过度劳累等,病毒可再次激活,感染角膜。
真菌感染:常发生于有植物性角膜外伤史(如被树枝、树叶划伤)的患者,例如角膜被霉菌污染的树枝划伤后,真菌在角膜上生长繁殖,引发感染。在农业劳动者中较为常见,因为他们接触植物性物质的机会较多。
非感染因素
眼部外伤:包括机械性外伤(如角膜异物、角膜擦伤等)、化学性损伤(如酸、碱等化学物质溅入眼内)、热烧伤等。例如角膜异物剔除后,如果没有进行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容易继发感染导致角膜炎;化学性损伤会直接破坏角膜的上皮细胞和基质层,引发炎症反应。
眼部疾病:一些眼部疾病可导致角膜炎,如沙眼,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引起沙眼,若病情迁延不愈,可累及角膜,导致角膜血管翳形成等角膜炎表现;干眼症患者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质量异常,角膜缺乏足够的泪液保护,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炎症。
全身疾病:某些全身疾病也可能引发角膜炎,如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累及眼部时,可引起免疫性角膜炎症;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眼部感染,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等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从而增加角膜炎的发生风险。
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尤其是不注意接触镜的清洁、佩戴时间过长等情况。佩戴角膜接触镜时,角膜与接触镜之间的微环境发生改变,容易滋生细菌等病原体,同时,接触镜对角膜上皮的机械性损伤也会增加角膜炎的发生几率。对于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如每天佩戴超过8小时、不按规定护理等,患角膜炎的风险明显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