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将近视度数≥度定义为高度近视,其易引发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增加青光眼发病风险等致盲并发症,儿童青少年期需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防控进展,成年期需长期关注眼部健康监测并发症,高度近视孕妇孕前孕期要加强眼部检查,有高度近视家族史者应更早开始眼部筛查防控。
一、高度近视的界定及与失明的关联
一般将近视度数≥600度定义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过度延长等病理改变,易引发一系列致盲性并发症。例如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时视网膜周边部常存在变性区,随着眼轴拉长,视网膜被牵拉易发生裂孔,进而导致视网膜脱离,这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黄斑病变也是高度近视常见并发症,高度近视可引起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劈裂等,严重影响中心视力;此外,高度近视还可能增加青光眼的发病风险,病理性近视患者眼压异常升高时可损伤视神经,最终导致失明。
二、不同年龄段高度近视的风险差异及应对
儿童青少年期:此阶段身体处于生长发育中,高度近视进展往往较快,若不及时防控,度数易迅速增长至高度近视范畴。需注意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如保证充足户外活动时间(每天≥2小时),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长,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每半年至1年一次),早期发现近视进展并采取防控措施,延缓近视发展为高度近视。
成年期:成年后近视度数相对稳定,但高度近视者仍需长期关注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等,监测是否出现视网膜变性、黄斑病变等并发症,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
三、特殊人群高度近视的注意事项
高度近视孕妇:怀孕及分娩过程中,眼压变化等可能增加视网膜脱离等眼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此类孕妇需在孕前及孕期加强眼部检查,密切关注眼部状况,遵循眼科医生建议进行孕期眼部保健。
有高度近视家族史者:这类人群属于高度近视高危人群,应更早开始定期进行眼部筛查,从儿童期就关注视力发育情况,做好近视防控工作,降低发展为高度近视及相关致盲并发症的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