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如握手后揉眼、密切拥抱共用枕头等)传播,也可通过共用患者用过的毛巾等个人物品或接触公共场所被污染设施间接传播,儿童因好奇心强卫生习惯差易感染需勤洗手不共用物品,免疫力较低人群感染后病情重恢复慢应避免接触患者并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清洁等。
一、直接接触传播
红眼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而感染。例如,与红眼病患者握手后,若未及时清洁双手便揉眼睛,患者眼部分泌物中的病原体(如细菌或病毒)会通过手部接触传播至眼部,引发感染。此外,与患者密切拥抱、共用同一枕头等直接身体接触行为,也可能因接触到患者眼部排出的病原体而导致传染。
二、间接接触传播
1.共用个人物品:使用红眼病患者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盆、眼镜等物品时,由于这些物品上残留有患者的眼部分泌物,健康人接触后再用手触碰自己的眼睛,就会使病原体进入眼部引发感染。例如,家庭中若有人患红眼病,其使用过的毛巾未彻底消毒,其他家庭成员使用后便易被传染。
2.接触污染的公共设施:在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学校教室、办公室等,若红眼病患者污染了水源、地面、桌椅等设施,健康人接触这些被污染的设施后,再用手接触眼部,也会造成病原体传播。比如,红眼病患者在游泳池游泳后,水中残留的病原体可通过其他人接触眼部而使其感染。
三、特殊人群感染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
儿童好奇心强,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更易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与患者密切接触而感染红眼病。家长需教育儿童勤洗手,不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手帕等,在红眼病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且卫生条件不明的场所,以降低感染风险。
免疫力较低人群
老年人或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红眼病后病情可能更严重且恢复较慢。这类人群应尤其注意避免接触红眼病患者,保持个人卫生,若不慎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需及时清洁手部及眼部,必要时可咨询医生采取预防性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