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是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于视网膜之后的屈光状态,按屈光成分分为轴性、曲率性、屈光指数性,儿童期不同程度远视影响各异;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因异常视觉经验致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且眼部无器质性病变,包括斜视性、屈光参差性、高度屈光不正性、形觉剥夺性,未及时干预影响立体视觉,儿童视觉发育关键期0-6岁需尽早治疗。
一、远视的具体概念
远视是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于视网膜之后的屈光状态。按屈光成分可分为:
1.轴性远视:最为常见,主要是眼球前后径(矢状径)过短所致,一般正常成人眼球前后径约24mm,若不足则可引发远视。
2.曲率性远视:由角膜或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大引起屈光力减弱,导致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后。
3.屈光指数性远视:因晶状体屈光指数降低等原因,使光线折射后聚焦位置后移。远视可影响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期轻度远视可能是生理性的,但中高度远视可能影响视觉发育,导致视物模糊等问题,需关注儿童远视对视力发育的潜在影响。
二、弱视的具体概念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如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具体包括:
1.斜视性弱视:发生在单眼,因斜视导致双眼视觉输入不同,大脑抑制斜视眼的视觉冲动,长期可引发该眼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眼屈光度数相差较大(一般球镜相差≥1.50D,柱镜相差≥1.00D),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大脑难以融合,从而抑制屈光不正较重眼的视力发育。
3.高度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高度远视、近视或散光,儿童期未及时矫正屈光不正,导致视网膜成像不清,影响视觉发育而引发弱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由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使视网膜缺乏正常视觉刺激,影响视觉发育造成弱视。弱视患者若未及时干预,会严重影响立体视觉等高级视觉功能,不同年龄儿童因视觉发育关键期不同,干预时机至关重要,如儿童视觉发育关键期为0~6岁,此阶段发现弱视需尽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