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有急性期和慢性期症状,急性期有眼睛异物感等表现及眼部相应体征,慢性期症状较轻且有多种并发症;治疗包括局部用抗生素类药物等、全身用抗生素、治疗并发症;预防要注意个人和公共卫生。
一、沙眼的症状
(一)急性期症状
1.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急性期常见症状有眼睛异物感、畏光、流泪、较多黏液或黏脓性分泌物。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不适,表现为频繁揉眼等行为。
2.眼部表现:检查可见睑结膜充血红肿,乳头增生,上下穹窿部结膜布满滤泡,可合并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结肿大。
(二)慢性期症状
1.症状变化:急性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期,此时症状相对较轻,可仅有眼部发痒、异物感、干燥和烧灼感等。
2.眼部体征:睑结膜污秽肥厚,乳头及滤泡增生,瘢痕形成,角膜缘滤泡发生瘢痕化改变即Herbert小凹。病情进展可出现睑内翻及倒睫、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实质性结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等并发症,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二、沙眼的治疗方法
(一)局部药物治疗
1.抗生素类药物:常用药物有磺胺醋酰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等,通过抑制沙眼衣原体的生长繁殖发挥作用。对于儿童患者,需选择相对温和且安全的药物,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对眼部黏膜的刺激等情况。
2.抗病毒药物:如果合并病毒感染,可能会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等,但沙眼主要是衣原体感染为主,抗病毒药物并非主要治疗药物。
(二)全身药物治疗
对于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患者,可考虑全身应用抗生素,如口服阿奇霉素等。但全身用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考虑患者年龄、肝肾功能等情况,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需根据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
(三)并发症的治疗
1.睑内翻及倒睫:可通过手术矫正,如睑内翻矫正术等,手术需考虑患者眼部结构及全身状况,儿童手术需充分评估麻醉风险等。
2.慢性泪囊炎:可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等手术治疗,手术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眼部及全身健康状况等因素。
(四)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特别是儿童要避免用脏手接触眼部,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
2.公共卫生: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场所,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做好公共用具的消毒等工作,减少沙眼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