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评估包含视力检查以了解视力发育及弱视情况、眼位检查判定眼位偏斜方向及度数;非手术治疗有屈光不正相关的需佩戴适配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合并弱视的要开展弱视训练;手术治疗针对非调节性或屈光矫正后残余斜视,儿童建议视觉发育关键期尽早手术,成人视情况斟酌,方式依斜视类型与度数选取;特殊人群儿童需密切关注眼位异常尽早就诊且术后遵医嘱复查并开展视功能训练,成人要考量心理状态,术前充分沟通,术后注重眼部护理。
一、诊断评估
1.视力检查:涵盖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检测,了解视力发育状况,儿童斜视需留意有无弱视情况,若存在弱视,会对后续治疗方案产生影响。
2.眼位检查:借助遮盖-去遮盖试验、交替遮盖试验判定眼位偏斜方向(内斜、外斜等)及度数,还可运用角膜映光法、同视机检查等精准评估斜视度数与双眼视功能状态。
二、非手术治疗
1.屈光矫正:若斜视与屈光不正相关,例如远视性屈光不正引发的内斜视,需及时佩戴适配度数的眼镜矫正屈光不正,部分患者经矫正后斜视可得以改善。儿童需定期复查屈光状态,随生长发育调整眼镜度数。
2.弱视治疗:针对合并弱视的斜视患者,需开展弱视训练,像遮盖疗法(遮盖健眼强迫患眼注视)、视觉刺激疗法等,通过提升患眼视力改善双眼视功能,为后续斜视治疗奠定基础。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对于非调节性斜视或调节性斜视经屈光矫正后仍存在的残余斜视,需考虑手术矫正。儿童斜视一般建议在视觉发育关键期(6岁前)尽早手术,以恢复双眼视功能;成人斜视若影响外观或立体视功能,也可斟酌手术改善眼位。
2.手术方式:依据斜视类型与度数选取不同手术方式,如肌肉减弱术(减弱过度收缩的肌肉)、肌肉加强术(加强薄弱的肌肉)等,通过调整眼外肌的附着点位置矫正眼位,手术需经严格评估后由专业医生操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斜视: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眼位情况,发现异常尽早带孩子至眼科就诊,因儿童视觉发育存在关键期,延误治疗可能致使永久性立体视功能丧失。术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指导患儿开展视功能训练促进恢复。
2.成人斜视:除关注眼位矫正外,需考量患者心理状态,部分成人因斜视影响外观可能存在心理压力,手术前需充分沟通,告知手术效果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术后注重眼部护理,防止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