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器病治疗分非手术与手术,非手术含泪道冲洗与探通(适泪道狭窄或阻塞初期及婴幼儿、成人炎症致阻塞)及药物治疗辅助(炎症引起用抗生素眼药水等控炎),手术有泪小点及泪小管手术(泪小点狭窄扩张、泪小管阻塞吻合)和泪囊及鼻泪管手术(鼻泪管阻塞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或泪道置管术),儿童泪器病多为先天性泪道阻塞,6月内先按摩,无效6月以上探通,成人合并糖尿病等要兼顾基础疾病,老年患者需评估全身状况及加强术后护理。
一、非手术治疗
1.泪道冲洗与探通:对于泪道狭窄或阻塞初期,可通过泪道冲洗清除泪道内的分泌物及阻塞物,若为轻度阻塞可尝试泪道探通,利用器械疏通泪道,适用于婴幼儿先天性泪道阻塞早期,通过轻柔操作逐步疏通泪道;成人因炎症等导致的泪道阻塞也可先尝试此方法,但需注意操作规范以避免损伤泪道组织。
2.药物治疗辅助:若泪器病由炎症引起,可局部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控制炎症,如细菌性泪囊炎可使用抗生素类滴眼液,通过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泪囊区红肿、疼痛等症状,但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药物,同时需考虑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因素,尤其儿童应谨慎选择刺激性小的药物。
二、手术治疗
1.泪小点及泪小管手术:当泪小点狭窄时,可行泪小点扩张术,通过专用器械扩张泪小点恢复其正常管径;若泪小管阻塞,可根据阻塞部位选择合适手术,如泪小管吻合术,将断裂或阻塞的泪小管重新吻合,恢复泪液引流通道。
2.泪囊及鼻泪管手术:对于鼻泪管阻塞,鼻腔泪囊吻合术是常用术式,通过建立鼻腔与泪囊的新通道,使泪液绕过阻塞部位引流至鼻腔;泪道置管术也是一种选择,将硅胶管等置入泪道维持泪道通畅,适用于复杂泪道阻塞或鼻腔泪囊吻合术失败的情况。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泪器病:儿童泪器病多为先天性泪道阻塞,6个月以内婴儿可先采用保守按摩方法,即轻柔按摩泪囊区,每天数次,每次数分钟,部分患儿可通过此方法自行缓解;若保守治疗无效,6个月以上可考虑泪道探通术,但操作需更加轻柔谨慎,避免损伤儿童娇嫩的泪道组织。
2.成人特殊情况:成年患者若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泪器病治疗中需兼顾基础疾病控制,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可能加重泪器炎症,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在选择手术时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确保手术安全性;老年患者泪器病可能与眼部退行性变相关,手术耐受性需综合评估,术后恢复也需加强护理,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