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弱视是视觉发育关键期内因异常视觉经验引发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且眼部无器质性病变的视觉发育性疾病,病因有形觉剥夺、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临床表现有视力低下、立体视觉缺陷,诊断靠视力检查、屈光检查、眼底检查,治疗包括矫正屈光不正、矫正斜视、弱视训练且要在关键期和敏感期内进行,温馨提示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视力发育定期检查,发现视力异常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及注意用眼卫生。
一、定义
小儿弱视是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内,因异常视觉经验(如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或形觉剥夺等)引发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视觉发育性疾病。
二、病因
1.形觉剥夺: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疾病可阻碍光线进入眼内,干扰视觉正常发育,引发弱视。
2.屈光不正:高度远视、近视、散光若未及时矫正,会导致视网膜成像不清,影响视觉发育,进而诱发弱视。
3.屈光参差:双眼屈光度数相差较大时,双眼成像清晰度不同,大脑难以融合,长期可致屈光不正度数高的眼发生弱视。
4.斜视:眼位偏斜使双眼视觉输入不平衡,大脑抑制偏斜眼的视觉信号,从而引发弱视。
三、临床表现
1.视力低下: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视力,如3岁儿童正常视力约0.5-0.6,5岁及以上约0.8及以上,低于此范围需警惕。
2.立体视觉缺陷:部分患儿存在立体视觉障碍,影响空间感知能力。
四、诊断方法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测儿童视力,是评估弱视的重要手段,不同年龄有相应正常视力标准。
2.屈光检查:验光明确有无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情况。
3.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如视网膜、视神经等病变。
五、治疗
1.矫正屈光不正:佩戴合适眼镜矫正远视、近视、散光,使视网膜成像清晰,为视觉发育创造条件。
2.矫正斜视:对于斜视性弱视,可通过手术矫正眼位,恢复双眼视觉平衡。
3.弱视训练:采用遮盖疗法,遮盖优势眼,强迫弱视眼使用,促进其视觉发育;还可结合视觉刺激疗法等辅助训练。治疗需在视觉发育关键期(0-6岁)及敏感期(7-12岁)内进行,年龄越小,治疗效果相对越好。
六、温馨提示
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视力发育,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尤其3岁前是视觉发育关键期,发现视力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过程中要遵循专业医生指导,确保儿童配合治疗,同时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用眼等不良生活方式,以保障儿童视觉正常发育,体现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儿童年龄特点及视觉发育需求,为儿童视觉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