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飞蚊症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眼部检查和特殊检查。病史采集需了解一般信息和症状特点;眼部检查有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和散瞳眼底检查;特殊检查包括眼部B超、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可辅助诊断及明确病因。
一、病史采集
1.一般信息: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等。不同年龄阶段和性别可能与病理性飞蚊症的发生原因有关,例如老年人出现病理性飞蚊症多与玻璃体退变、视网膜病变等有关,而年轻人出现可能与葡萄膜炎、视网膜裂孔等相关。
2.症状特点:详细询问飞蚊症的具体表现,如飞蚊出现的时间、速度、数量、形态等。例如,突然出现大量飞蚊且伴有闪光感,需警惕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等严重情况;飞蚊症逐渐加重,可能提示玻璃体出血等问题。同时要询问是否伴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其他眼部症状,以及是否有全身性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为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引起眼部并发症导致病理性飞蚊症。
二、眼部检查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了解视力下降的程度。如果存在视力下降,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的病因。
2.裂隙灯检查: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详细检查眼前节情况,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等。可以发现眼前节的炎症、异物、晶状体混浊等情况,这些可能与病理性飞蚊症的发生相关。例如,葡萄膜炎患者在裂隙灯检查下可发现虹膜充血、房水混浊等表现。
3.散瞳眼底检查:使用散瞳剂扩大瞳孔后,通过眼底镜全面检查眼底情况。这是诊断病理性飞蚊症的关键检查。可以观察视网膜是否有裂孔、变性、出血、脱离等病变,玻璃体是否有混浊、积血等情况。例如,视网膜裂孔在散瞳眼底检查下可清晰看到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色裂孔边缘;视网膜脱离时可见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
三、特殊检查
1.眼部B超检查:对于玻璃体混浊较严重,散瞳眼底检查难以清晰观察眼底情况时,眼部B超可以辅助诊断。它可以发现玻璃体混浊的程度、是否存在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机化膜等情况。例如,玻璃体出血时B超可显示玻璃体内有不均匀的回声光点;视网膜脱离时B超可看到视网膜呈波浪状或球形隆起的回声。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OCT可以提供视网膜层间的高分辨率图像,有助于发现视网膜细微的病变,如黄斑区的水肿、裂孔等情况,对于明确病理性飞蚊症的病因有重要意义。例如,黄斑裂孔在OCT图像上可清晰显示黄斑区视网膜全层缺损的形态。
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于怀疑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导致病理性飞蚊症的患者,FFA检查可以观察视网膜血管的情况,发现有无血管渗漏、闭塞等异常。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FFA下可看到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渗漏等表现,有助于明确病因并指导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