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有超声乳化吸除术(切口小、损伤少等优点,适多数患者)和囊外摘除术(适晶状体核硬等情况,切口大、恢复稍慢),药物可延缓早期病情进展但不能替代手术,特殊人群如儿童需尽早手术并综合治疗,老年要控基础病选时机方式及术后护理,糖尿病性白内障要控血糖并综合考虑手术及术后情况。
一、手术治疗
1.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原理及过程:利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毕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可同时植入房型人工晶状体。此手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大多数白内障患者,尤其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早期患者较为适用。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均可开展,一般来说,只要患者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眼部无活动性炎症等情况即可考虑。
2.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原理及过程:是将混浊的晶状体核及皮质摘除,但保留晶状体后囊膜的手术方式。该手术适用于一些晶状体核较硬的白内障患者等情况。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稍差但眼部条件适合的患者可能会选择此术式。不过相对超声乳化术,其切口较大,术后恢复相对稍慢。
二、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没有确切有效的药物能完全治愈白内障,但在白内障早期,一些药物可能起到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例如抗氧化损伤药物(如谷胱甘肽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清除晶状体中的氧自由基,延缓白内障的发展。但药物治疗不能替代手术治疗,当白内障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视力时,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三、特殊人群白内障治疗注意事项
1.儿童白内障
儿童白内障需要尽早手术,因为儿童的视觉发育处于关键时期,延迟手术可能导致永久性的弱视。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儿童白内障的具体情况,如晶状体混浊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眼部异常等。术后还需要进行严格的弱视训练等综合治疗,家长需要密切配合医生,定期带孩子复查,关注视力恢复情况和眼部发育状况。
2.老年白内障
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手术前需要将这些基础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以降低手术风险。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常规手术的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评估其全身情况后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同时,术后需要注意眼部的护理,避免感染等并发症,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观察视力恢复及眼部情况。
3.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风险较高,且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在治疗上,除了考虑白内障本身的情况外,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手术前后都要密切监测血糖,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等。手术方式的选择同样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眼部及全身情况,术后也需要注意眼部感染等问题,同时继续控制血糖,预防白内障复发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