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保证规律足够时长睡眠、增加富含维C、E、花青素及蛋白质食物摄入并每周开展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加速血液循环,正确选用含视黄醇、烟酰胺眼霜轻柔按摩眼周,晨起用冷毛巾冷敷、睡前用40℃左右温毛巾热敷眼周,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长避免过度用眼,顽固性黑眼圈可考虑正规机构激光治疗,有过敏性鼻炎、内分泌失调等基础疾病时需就医针对基础病规范治疗来改善黑眼圈。
一、生活方式调整:1.充足睡眠:保证规律且足够时长的睡眠,成人每日需7~8小时高质量睡眠,儿童与青少年因生长发育需求,学龄儿童建议10~14小时睡眠,青少年8~10小时睡眠,充足睡眠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恢复,减轻黑眼圈,睡眠不足是引发黑眼圈的常见因素;2.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C、E及花青素的食物摄入,像柑橘类水果、坚果、蓝莓等,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维护血管健康,维生素E具抗氧化作用,花青素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眼部色素沉积,同时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3.适度运动:每周开展3~5次有氧运动,每次时长30分钟以上,运动可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包括眼部血液循环,改善眼部营养供应从而缓解黑眼圈,但运动后要留意眼部清洁,防止汗液刺激眼部,儿童运动时需选择适宜强度且家长密切监护。二、眼部护理:1.正确使用眼霜:选用含视黄醇、烟酰胺等成分的眼霜,视黄醇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减少黑色素生成,烟酰胺能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增强皮肤保湿能力,使用时取适量眼霜轻柔按摩眼周,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打圈按摩,每次按摩约1~2分钟,动作需轻柔,儿童眼部皮肤娇嫩,使用眼霜时要格外小心;2.冷敷与热敷交替:晨起可用冷毛巾冷敷眼周,收缩血管以减轻眼部水肿,睡前可用温毛巾热敷,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热敷10分钟左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需注意热敷温度不可过高,避免烫伤眼部皮肤,儿童冷敷或热敷时间应更短,一般冷敷3~5分钟、热敷5分钟以内;3.避免过度用眼: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易致眼部疲劳使黑眼圈加重,应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间,每使用1小时休息10分钟,休息时可眺望远方或做眼保健操,儿童使用电子设备需严格限制时长,学龄前儿童每天不超15分钟、学龄儿童每天不超1小时,防止因过度用眼影响眼部健康。三、医疗干预:1.激光治疗:对于顽固性黑眼圈可考虑激光治疗,利用激光光热作用分解眼部黑色素、刺激胶原蛋白再生以改善黑眼圈状况,但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治疗后要注重眼部防晒与护理,避免紫外线加重色素沉着,儿童皮肤敏感,一般不建议激光治疗;2.治疗基础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内分泌失调等可引发黑眼圈,若怀疑有基础疾病需及时就医检查,像过敏性鼻炎患者会因眼周静脉回流障碍出现黑眼圈,需针对基础疾病规范治疗,内分泌失调人群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甲状腺功能,基础疾病得到控制后黑眼圈状况可能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