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个人卫生防护需勤洗手并避免揉眼,远离传染源要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及远离患病者活动区域,公共场所防护要注意接触公共设施后处理及佩戴防护用品,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免疫力低下者有对应防护要点,还需维持自身健康状态,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以增强免疫力降低红眼病感染风险。
一、注重个人卫生防护
1.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是远离红眼病的关键,应经常用肥皂或洗手液流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如电梯按钮、公共扶手等)后、进食前及接触眼部前,手部细菌、病毒易通过揉眼等动作传播至眼部引发感染,每次洗手时间建议不少于20秒。
2.避免用手揉眼:眼部皮肤娇嫩且眼结膜暴露,用手揉眼易使手上的病菌直接接触眼部,增加感染红眼病的几率,需养成克制用手揉眼的习惯,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减少揉眼行为。
二、远离传染源接触
1.不共用个人物品:红眼病具有传染性,患者的眼部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体,因此要避免与红眼病患者共用毛巾、脸盆、手帕、眼镜等个人物品,防止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间接感染。
2.远离患病者活动区域:尽量避免前往红眼病患者聚集的场所,如患者家中、医院眼科诊室附近等,减少与传染源的近距离接触机会,降低感染风险。
三、公共场所防护措施
1.公共设施接触注意:在公共泳池、浴室、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接触公共设施后不要直接用手触碰眼部,可准备干净的纸巾或消毒湿巾擦拭手部后再接触眼部,同时注意泳池水、浴室水等的卫生情况,若发现水质异常应避免使用。
2.佩戴防护用品:在红眼病高发季节或处于可能被污染的环境中,可佩戴防护眼镜,如在公共泳池游泳时佩戴泳镜,能有效阻挡可能存在的病原体接触眼部,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四、特殊人群防护要点
1.儿童群体:儿童好奇心强,易接触公共物品后未及时洗手就揉眼,家长需加强看护,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教导孩子不用手乱摸眼部、勤洗手等,同时避免儿童与红眼病患者密切接触,若发现儿童眼部有异常表现(如眼红、分泌物增多等)应及时就医。
2.老年人群体: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更要注重眼部及手部卫生,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子女可协助老年人做好个人卫生护理,如帮助老年人清洗面部、提醒洗手等,一旦出现眼部不适要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3.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红眼病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且恢复较慢,这类人群除严格遵循上述个人卫生及避免接触传染源等防护措施外,还应定期监测自身健康状况,若眼部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护及必要处理。
五、维持自身健康状态
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机体免疫力稳定;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A等)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维生素有助于维护眼部黏膜健康,增强眼部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从而降低红眼病的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