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飞蚊症与年龄增长致玻璃体液化及用眼习惯有关;病理性飞蚊症可由眼部疾病(视网膜裂孔或脱离、葡萄膜炎、玻璃体积血)和全身疾病(高血压、血液病等)引发,眼部疾病会因相关病变使玻璃体混浊或出血等,全身疾病会通过影响眼部血管或血液成分导致飞蚊症。
一、生理性飞蚊症的形成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内的玻璃体发生自然的生理变化。玻璃体是眼内的一种透明胶状物质,在年轻时,玻璃体较为均匀、黏稠。但随着年龄增加,玻璃体中的胶原纤维会逐渐发生变性、收缩,使得原本均匀的玻璃体出现液化现象,从而产生一些微小的混浊物,这些混浊物在视网膜上投影就会让人感觉到飞蚊症,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例如,一般人到了40岁左右,玻璃体开始出现轻度液化,50岁以后,液化现象会更加明显。
(二)用眼习惯因素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屏幕等,会使眼睛处于紧张状态,导致眼部血液循环相对不畅,也可能会加速玻璃体的老化进程,增加飞蚊症出现的几率。比如,一些长期从事电脑工作的人群,由于用眼时间长且用眼强度大,相比一般人更容易较早出现飞蚊症相关的玻璃体变化。
二、病理性飞蚊症的形成
(一)眼部疾病因素
1.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当视网膜出现裂孔时,玻璃体的液体可能会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引起视网膜的牵拉等改变,同时,玻璃体的混浊物也可能影响对视网膜的观察,导致患者感觉有飞蚊症。而视网膜脱离则是更严重的情况,除了会出现飞蚊症外,还会伴有视力下降等症状,这是因为视网膜是感知光线并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的重要结构,脱离后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例如,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变长,视网膜相对较薄,更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进而引发病理性飞蚊症。
2.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是眼内炎症的一种,炎症会导致眼内的细胞成分增多,这些炎症细胞进入玻璃体中,使得玻璃体混浊,从而出现飞蚊症。葡萄膜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不同病因引起的葡萄膜炎表现有所不同,但都会有眼部炎症的相关表现,如眼睛发红、疼痛、视力下降等,同时伴随飞蚊症症状。
3.玻璃体积血:眼部的一些血管性疾病可能导致玻璃体积血,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影响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玻璃体中,就会出现飞蚊症。大量出血时,患者会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严重影响视力。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随着病程延长,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增加,进而容易出现玻璃体积血相关的飞蚊症。
(二)全身疾病因素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飞蚊症,例如高血压病。高血压会使眼底的血管压力升高,可能导致眼底血管破裂出血等情况,血液进入玻璃体后就会出现飞蚊症。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增加眼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其中就包括与飞蚊症相关的眼底血管病变。再如,血液病如白血病等,会影响血液的成分和凝血功能,可能导致眼内出血,进而引发飞蚊症。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发生改变,容易出现出血倾向,眼部也可能受累出现飞蚊症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