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手术可能出现干眼(较常见,年龄大、长期戴隐形眼镜、长时间用电子设备等会影响,约一定比例患者术后有干眼症状)、视力回退(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高度近视等风险高,与屈光状态、用眼情况有关)、角膜感染(相对少见但严重,不注意眼部卫生等易引发,糖尿病患者等风险可能增加)、夜间视力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与手术方式、角膜形态、年龄有关)、圆锥角膜(非常罕见且严重,多在术后几年发生,与患者自身角膜生物学特性有关,特殊体质患者风险可能增加)等后遗症。
干眼
发生情况:是近视眼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后遗症。激光手术会切断角膜神经,影响泪液分泌,术后泪膜稳定性下降。据相关研究,约有一定比例(如10%-30%左右)的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会出现干眼症状,表现为眼睛干涩、异物感、畏光等。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者、长期戴隐形眼镜者术后干眼症状可能更明显。因为年龄大本身泪液分泌功能可能减退,长期戴隐形眼镜会破坏角膜表面微环境,影响泪膜功能。生活方式上,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处于干燥环境等也会加重干眼症状。
视力回退
发生情况: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视力回退现象。一般在术后6个月左右比较明显。如果是高度近视患者,视力回退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一些超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度数大于600度),视力回退发生率可能在5%-10%左右。
影响因素:与患者自身的屈光状态有关,近视度数越高,术后视力回退可能性越大。另外,术后不注意用眼卫生,仍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用眼等,也会增加视力回退的风险。比如青少年患者,如果术后仍然长时间玩游戏、看书等不注意用眼节制,就容易导致视力回退;而成年患者如果工作需要长期近距离用眼,也可能面临视力回退问题。
角膜感染
发生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后果较为严重。术后如果不注意眼部卫生,如用手揉眼、污水进入眼睛等,就可能引发角膜感染。其发生率通常较低,约在0.1%以下,但一旦发生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影响视力。
影响因素: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自身抵抗力相对较低,术后角膜感染风险可能增加。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身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眼部发生感染的几率会升高。另外,术后没有按照医生要求按时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夜间视力下降
发生情况: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夜间视力下降,比如夜间开车时可能感觉眩光、光晕等。大约有5%-1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夜间视力问题。
影响因素:与手术方式及个人角膜形态有关。例如,采用个体化切削手术方式的患者相对发生夜间视力下降的几率可能稍低,但如果患者角膜形态不规则,术后夜间视力下降的可能性会增加。年龄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中青年患者相对可能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夜间活动相对较多,对夜间视力要求更高。
圆锥角膜
发生情况:非常罕见,但属于较严重的后遗症。多发生在术后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其发生率极低,约在百万分之几的水平。
影响因素:主要与患者自身的角膜生物学特性有关,如角膜胶原代谢异常等。一些特殊体质的患者,如马方综合征患者,本身就有角膜变薄倾向,术后发生圆锥角膜的风险可能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