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患者也会得老花眼,近视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屈光力过强致远处成像聚焦视网膜前,老花是年龄增长致晶状体硬化等调节功能下降,二者成因不同但近视患者随年龄增长会面临老花眼,出现后有看远看近不清症状,可通过渐进多焦点眼镜等应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要科学用眼预防近视加深,中老年近视患者要关注眼部健康、保健及根据验光选合适眼镜,有其他病史者更要监测眼部情况。
近视眼患者也会得老花眼。
1.近视和老花的成因
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屈光力过强,使得远处物体的成像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而老花眼是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这是两种不同机制导致的眼部问题,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老花是年龄相关的调节力下降。
从年龄因素来看,近视患者和非近视患者都会经历年龄增长带来的晶状体等结构的变化。一般人通常在40-45岁左右开始出现老花眼的症状,近视患者也不例外,只是可能因为近视度数的存在,老花眼出现的时间可能会与非近视者有所不同,但最终都会面临老花眼问题。例如,有研究表明,近视度数较高的人,可能老花眼出现时需要的老花镜度数会相对低一些,但依然会出现老花眼的情况。
2.症状表现及应对
症状表现:近视眼患者出现老花眼后,会同时存在看远不清(近视相关)和看近不清(老花相关)的情况。比如看远处的物体时依然需要佩戴近视眼镜,而看近处的书报等时又需要佩戴老花眼镜,或者需要将物体拿远才能看清,这就是所谓的“视近困难”,需要通过调节眼镜度数或者选择双光镜、渐进多焦点眼镜等来解决。
应对方式:对于同时有近视和老花的人群,可以选择渐进多焦点眼镜,这种眼镜可以同时满足看远和看近的不同屈光需求。在生活方式方面,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尤其是在进行近距离工作时,要适当休息,放松眼睛。从年龄角度考虑,随着年龄进一步增长,眼部结构变化可能会更明显,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全面检查,包括验光等,以便及时调整眼镜度数等。
3.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及青少年近视患者: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生近视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到一定阶段也会面临老花眼问题。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要注意科学用眼,预防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因为近视度数过高可能会对成年后的老花眼情况产生一定影响。例如,高度近视患者成年后老花眼出现时,可能眼部的调节等问题会更为复杂。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要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有助于预防近视进展,同时也为成年后可能出现的老花眼等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老年近视患者:中老年近视患者在出现老花眼后,要更加关注眼部健康。在生活中要注意眼部的保健,如做眼保健操等简单的眼部运动,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同时,在选择眼镜等辅助器具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验光结果来选择合适的眼镜,确保视物清晰且舒适。对于有其他病史的中老年近视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由于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影响眼部结构和功能,所以更要密切监测眼部情况,因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部并发症可能会与老花眼等情况同时存在,需要综合考虑眼部健康状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