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泪囊炎主要表现为流泪、分泌物增多、泪囊区肿胀,新生儿期常见且部分随年龄增长可缓解,治疗有按摩(适用于多数患儿,减少药物风险)、泪道冲洗(按摩不佳时医生操作冲开阻塞)、泪道探通术(保守治疗无效半岁后考虑,有风险需评估),特殊人群护理要安全清洁眼部、避免感染传播并随访观察调整治疗方案。
一、新生儿泪囊炎的表现
1.主要表现
流泪:新生儿经常出现单侧或双侧眼睛流泪的情况,这是因为泪道堵塞,泪液无法正常排出。例如,正常情况下泪液通过泪道流入鼻腔,而泪囊炎时泪道不通畅,泪液积聚在眼内导致不断流出。
分泌物增多:眼部分泌物明显增多,多为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由于泪囊内有细菌滋生,炎症刺激导致分泌物产生,可看到眼角有较多的眼屎样物质。
泪囊区肿胀:用手指按压泪囊区(内眼角下方)时,部分患儿会出现泪囊区肿胀的表现,有时还可挤压出脓性分泌物。
2.年龄因素影响:新生儿期由于泪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泪囊炎相对常见,随着年龄增长,部分患儿可能会自行缓解,但如果持续不缓解则需要干预。
二、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
1.非药物干预-按摩
操作方法:家长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泪囊区,即内眼角下方的泪囊部位,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每天可进行数次,每次按摩数分钟。通过按摩可以促进泪道通畅,帮助泪液排出。例如,沿着鼻根向鼻翼方向轻轻挤压按摩,借助按摩的力量促使泪道内的阻塞物松动,有利于泪道的再通。
适用人群及原因:适用于大多数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新生儿。因为新生儿身体对药物的代谢等功能还不完善,优先采用非药物的按摩方法,减少药物使用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2.医疗干预-泪道冲洗
操作及作用:由医生进行泪道冲洗,通过冲洗液的压力来冲开泪道的阻塞部位。一般在新生儿期如果按摩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泪道冲洗,通过冲洗可以清除泪囊内的分泌物,同时有可能冲开部分轻度的阻塞。
注意事项:对于新生儿来说,泪道冲洗需要在专业的医疗环境下进行,医生要严格操作规范,避免对新生儿眼部造成损伤。要考虑新生儿的耐受情况,动作要轻柔。
3.手术干预-泪道探通术
适用情况:如果经过长时间的按摩和泪道冲洗等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泪道探通术。一般在患儿半岁以后,如果泪囊炎仍未缓解可考虑该手术。
手术原理及风险:泪道探通术是通过器械探通泪道的阻塞部位,使泪道重新通畅。但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可能导致出血、感染等情况,不过在专业医生操作下,风险可控制在较低范围。对于新生儿来说,要充分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尤其是要考虑新生儿的全身情况,如是否存在感染等禁忌证。
三、特殊人群(新生儿)护理原则
1.安全护理
眼部清洁:要注意眼部的清洁,用干净的湿纱布轻轻擦拭新生儿的眼部,清除分泌物,但擦拭时要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轻擦拭,避免损伤眼部皮肤和角膜。因为新生儿眼部皮肤娇嫩,不当的擦拭可能会引起损伤。
避免感染传播:接触新生儿眼部前后要洗手,防止将外界的细菌等传播到眼部,加重泪囊炎的炎症。因为新生儿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因感染而使病情加重。
2.随访观察:家长要密切随访观察新生儿泪囊炎的恢复情况,定期带新生儿到医院复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按摩的效果、泪囊区的情况等都需要定期观察,以便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