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询问发病情况和症状表现;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结膜、角膜检查;实验室检查,有病原学检查如细菌培养、病毒检测、过敏原检测;特殊检查,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泪液检查,以明确病因、指导治疗。
一、病史采集
1.询问发病情况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因玩耍时接触污染物品等导致感染性结膜炎,需询问近期有无与结膜炎患者接触史、是否有眼部外伤史等;成年人则要了解近期生活工作环境,是否长期处于粉尘、化学物质刺激环境等。比如长期在化工厂工作的成年人,需重点询问是否接触过刺激性化学物质,这可能与化学性结膜炎相关。
了解起病急缓,急性结膜炎多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病,慢性结膜炎则病程较长,可达数周或数月。
2.症状表现询问
询问眼部症状,如是否有眼痒、眼痛、异物感、流泪、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不同类型结膜炎症状有所差异,过敏性结膜炎多有明显眼痒,细菌性结膜炎可能伴有较多脓性分泌物,病毒性结膜炎常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对于儿童患者,要耐心询问其主观感受,因为儿童可能表述不清,需通过家长观察来获取信息。
二、眼部检查
1.视力检查
使用视力表进行检查,了解患者的视力情况。对于儿童,可采用卡通图案视力表等儿童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检查。如果结膜炎患者出现视力下降,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合并角膜病变等情况。
2.结膜检查
外观观察: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或直接用肉眼观察结膜的颜色、形态等。正常结膜呈淡红色,感染性结膜炎时结膜可出现充血、水肿,过敏性结膜炎可见结膜苍白水肿,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可在睑结膜见到乳头增生呈铺路石样改变等。
分泌物检查:用灭菌棉签蘸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涂片检查,可初步判断是细菌性、病毒性还是过敏性结膜炎等。例如,细菌性结膜炎涂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和细菌,病毒性结膜炎可见单核细胞增多等。
3.角膜检查
通过裂隙灯检查角膜的透明度、是否有浸润、溃疡等情况。角膜受累时可能出现畏光、流泪加重,视力下降等表现,如疱疹性角膜炎常继发于病毒性结膜炎,可在角膜上见到疱疹样改变。
三、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查
细菌培养:对于怀疑细菌性结膜炎的患者,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明确致病菌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例如,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时,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病毒检测:对于病毒性结膜炎,可采用核酸检测等方法检测病毒抗原或核酸,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腺病毒等,有助于明确病毒类型。
过敏原检测:对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进行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明确过敏原,指导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及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检测出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需注意防护。
四、特殊检查
1.共聚焦显微镜检查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结膜炎,如真菌性结膜炎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角膜内的真菌菌丝等,有助于早期诊断。但该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才会选用。
2.泪液检查
包括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等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可了解泪液分泌情况,干眼症合并结膜炎时泪液分泌可能减少;泪膜破裂时间可评估泪膜稳定性,结膜炎患者泪膜稳定性可能下降,导致眼部不适加重。对于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患者,泪液检查尤为重要,因为佩戴隐形眼镜可能影响泪液分泌和泪膜稳定性,进而加重结膜炎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