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正常范围10-21mmHg,高眼压有病理(青光眼、眼部炎症、眼内肿瘤)和生理(生活方式、年龄)因素,危害有对视功能和全身影响,检查有眼压测量、房角检查、视野检查,处理有药物和手术,预防要健康生活和定期检查。
眼压高的常见原因
病理性因素:
青光眼:是导致眼压高的常见重要原因。例如原发性青光眼,包括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急剧升高;开角型青光眼则是房水排出通道的小梁网功能异常,导致房水外流阻力增加,进而使眼压升高。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都可能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需密切关注眼压情况。
眼部炎症:如葡萄膜炎等眼部炎症性疾病,炎症会引起房水分泌增多或房水流出通道受阻,从而导致眼压升高。不同年龄均可发病,炎症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女性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相关的眼部炎症中发病可能有一定特点。
眼内肿瘤:眼内的一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等,会占据眼内空间,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导致眼压升高。儿童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好发人群,需要引起重视。
生理性因素:
生活方式: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疲劳等可能会影响眼压。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眼部调节功能紊乱,暂时出现眼压轻度升高情况。年轻人由于生活方式不规律等因素较易出现此类情况。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结构会发生变化,老年人发生眼压高的概率相对增加。比如老年人晶状体逐渐增大,可能会影响房水的循环路径,导致眼压升高风险增加。
眼压高的危害
对视功能的影响:长期眼压高会损害视神经,导致视野缺损。早期可能表现为周边视野缺损,逐渐发展可至中心视野受损,严重时可导致失明。不同年龄人群对视功能损害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人本身视功能有一定退化,眼压高对视功能的影响可能更早出现明显症状。
全身影响:眼压高可能会引起头痛、眼痛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一些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患者,眼压高可能会相互影响病情,需要综合治疗。
眼压高的检查与诊断
眼压测量:常用的眼压测量方法有压陷式眼压计测量、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等。通过眼压测量可以初步了解眼压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眼压测量的操作和解读需注意,儿童由于配合度问题可能需要更耐心的操作。
房角检查:对于怀疑青光眼等疾病导致眼压高的患者,需要进行房角检查,以明确房角是开放还是关闭等情况,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分类。
视野检查:视野检查可以评估视神经受损导致的视野缺损情况,是诊断和监测眼压高相关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
眼压高的处理与预防
处理方法: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病因使用降眼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前列腺素类似物等。但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同年龄和病情的患者用药选择有差异,儿童一般不首选药物降眼压治疗,多以非药物干预为主。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控制不佳或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青光眼滤过手术等。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定时休息、远眺。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定期检查: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眼压、眼底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压高的情况并及时处理。老年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关注眼压等指标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