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为屈光不正类型,因眼球不同子午线屈光力不同致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后不能聚焦于同一焦点致视物模糊,成因有先天性角膜形态不规则及后天眼部疾病、外伤、不合理用眼等,症状有视力模糊、视力疲劳、代偿头位,分类分规则散光(屈光度最大最小子午线垂直,有顺规、逆规、斜向散光)和不规则散光(角膜表面不规则,难用框架眼镜矫正),检查靠视力检查及屈光检查(含电脑验光、散瞳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治疗有光学矫正(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和手术矫正,儿童散光未及时矫正易致弱视需早检早矫,老年人散光与眼部疾病相关需定期检查排查潜在疾病。
一、散光的定义
散光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是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使得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不能聚焦于同一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导致视物模糊的屈光状态。
二、散光的成因
(一)先天性因素
多与角膜形态发育不规则有关,如角膜先天性形态异常,导致不同径线的屈光力差异,从而引发散光。
(二)后天性因素
眼部疾病(如圆锥角膜、角膜溃疡等)、眼部外伤、眼部手术(如白内障手术)、不合理用眼(长期揉眼等)等,均可导致角膜或晶状体表面曲率改变,进而引起散光。
三、散光的症状
(一)视力模糊
远视力和近视力均可能受影响,且视物模糊程度与散光度数相关,度数越高,模糊感越明显。
(二)视力疲劳
患者常出现眼痛、头痛、眼胀等症状,尤其在近距离用眼后更为明显,这是因为眼睛需要不断调节以试图获得清晰图像,易导致眼肌疲劳。
(三)代偿头位
部分患者为了看得更清晰,会不自觉采取倾斜头位、眯眼等代偿姿势,以试图将视网膜上的弥散斑变小,改善视力。
四、散光的分类
(一)规则散光
屈光度最大和最小的子午线相互垂直,可用柱镜矫正,常见类型包括顺规散光(负柱镜轴位在180°附近)、逆规散光(负柱镜轴位在90°附近)、斜向散光(负柱镜轴位在其他角度)。
(二)不规则散光
角膜表面不规则,如圆锥角膜、角膜瘢痕等引起,难以用框架眼镜矫正,通常需通过硬性角膜接触镜(RGP)矫正。
五、散光的检查诊断
(一)视力检查
初步判断视力下降情况,区分是散光还是其他屈光不正导致的视力问题。
(二)屈光检查
1.电脑验光:快速初步检测屈光状态,但儿童可能需散瞳后进行,以获得更准确结果。
2.散瞳验光: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散瞳可麻痹睫状肌,消除调节因素的影响,得到真实的屈光度数。
3.角膜地形图检查:可详细了解角膜表面曲率情况,有助于诊断不规则散光及评估角膜形态。
六、散光的治疗
(一)光学矫正
1.框架眼镜:是最常用的矫正方法,根据验光结果配制合适度数的柱镜眼镜,矫正散光。
2.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接触镜和硬性角膜接触镜(RGP),尤其适用于不规则散光或高度散光患者,可提供更清晰的视力和更好的视觉质量。
(二)手术矫正
成年且符合手术指征者,可考虑屈光手术,如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但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散光若未及时矫正,可能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因此,儿童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散光,需尽早通过佩戴眼镜等方式矫正,以保障视觉正常发育。
(二)老年人
老年人散光可能与白内障、角膜变性等眼部疾病相关,需定期进行眼部检查,若散光度数变化明显或伴有其他眼部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眼部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