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的眼病,分孔源性、牵拉性、渗出性三类,有视力下降、闪光感、视野缺损等症状,危害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及破坏眼部结构,诊断靠眼底检查和眼部B超,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等。
视网膜脱落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发生分离的一种眼病。正常情况下,视网膜的这两层紧密贴合,共同发挥感光等重要功能,当出现分离时,就会影响视觉功能。
视网膜脱落的分类及特点
孔源性视网膜脱落:较为常见,多发生在有视网膜裂孔的基础上,玻璃体液化、收缩等因素可促使裂孔形成,进而导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好发于近视患者等人群,尤其是高度近视者,因为高度近视时眼轴拉长,视网膜相对较薄,更容易出现裂孔。
牵拉性视网膜脱落:通常是由于视网膜前膜或玻璃体视网膜牵拉引起,常见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底血管性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增殖膜形成,牵拉视网膜使其脱离。
渗出性视网膜脱落: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下有渗出液积聚,导致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常见于葡萄膜炎、眼内肿瘤等疾病。
视网膜脱落的症状表现
视力下降: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感觉视力逐渐模糊,若视网膜脱落范围较大,视力下降会较为明显。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对物体的感知能力下降,如玩耍时对远处玩具的抓取不精准等;成年人则可能出现看东西不清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闪光感:患者可能会突然感觉到眼前有闪光,这是因为视网膜受到牵拉等刺激引起的,尤其是在改变体位时,闪光感可能会更明显。
视野缺损:患者会发现视野中有阴影遮挡,随着视网膜脱落范围的扩大,阴影遮挡的范围也会相应增大。例如,原本能看到的周边视野部分区域出现缺失。
视网膜脱落的危害
严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如果视网膜脱落不能及时得到治疗,随着时间推移,视网膜功能会逐渐受损,严重时可导致失明,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失明都会使其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困难。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影响其视觉发育,导致终身视力障碍;成年人则可能失去正常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对眼部结构的进一步破坏:长期的视网膜脱落还可能引起眼部其他结构的改变,如眼内炎症等,进一步加重眼部的病变。
视网膜脱落的诊断方法
眼底检查:通过专业的眼底检查设备,如眼底镜等,可以直接观察到视网膜是否有脱离的迹象,能看到视网膜脱离的范围、裂孔等情况。对于儿童进行眼底检查时,可能需要在适当的麻醉下进行,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同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对儿童眼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眼部B超检查:可以辅助诊断视网膜脱落,能够清晰地显示视网膜脱离的形态等情况,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视网膜脱落或者合并有其他眼部病变的情况,B超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视网膜脱落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通过手术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等。巩膜扣带术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孔源性视网膜脱落,通过在眼球外放置硅胶带等,使视网膜裂孔处的视网膜与脉络膜贴合;玻璃体切割术则适用于复杂的视网膜脱落,如牵拉性视网膜脱落等情况,通过切割玻璃体、处理增殖膜等操作来复位视网膜。不同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和病情程度的视网膜脱落,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