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切除术前需评估患者病史等并严格眼部消毒,术中依情况麻醉后沿合适方向切开排脓,术后要眼部包扎、抗感染治疗并观察恢复,其风险有感染、瘢痕形成、眼睑外翻或内翻,注意患者自身保持眼部清洁按时用药、饮食注意及术后保证休息减少用眼等儿童需更精心护理。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麦粒肿的发生时间、症状变化等,同时进行眼部检查,评估麦粒肿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关注其配合程度,必要时可能需要在镇静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的操作难度和风险有所不同,儿童的眼部组织相对娇嫩,需要更加精细的操作。
眼部消毒:使用碘伏等消毒剂对眼部周围皮肤进行严格消毒,防止手术过程中感染。消毒范围要包括麦粒肿周围足够大的区域,以降低感染风险。
手术过程
麻醉:如果是成人配合较好的情况,可能会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在麦粒肿周围注射麻醉药物;对于儿童或不配合的患者,可能需要全身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时要准确注射药物,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觉不到明显疼痛。
切开排脓:医生会用手术刀片沿睑缘平行方向切开麦粒肿,对于外麦粒肿(位于眼睑皮肤面),切口与睑缘平行,这样可以减少对睑板腺的损伤;内麦粒肿(位于睑结膜面)则切口与睑缘垂直。切开后将脓液彻底排出,医生会用镊子等器械小心清理脓液及坏死组织。
术后处理
眼部包扎:术后会对眼部进行适当包扎,起到保护创口、减少摩擦的作用。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过紧可能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保护作用。
抗感染治疗:一般会开具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预防感染。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儿童剂型眼药水,并且要告知家长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因为儿童的用药依从性可能较差。
观察恢复: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眼部情况,包括创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加重、疼痛等症状。患者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不同患者的恢复时间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较小的麦粒肿恢复较快,而较大或病情较复杂的麦粒肿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麦粒肿切除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风险
感染:虽然术前进行了严格消毒,但仍有一定感染风险,尤其是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如眼部接触不洁物品等,可能会导致创口感染,出现眼部红肿加重、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感染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瘢痕形成:如果手术切口位置不当或患者自身为瘢痕体质,可能会导致眼部遗留瘢痕,影响眼部外观。对于儿童患者,瘢痕形成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因为儿童比较在意自身外貌。
眼睑外翻或内翻:手术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眼睑外翻或内翻,影响眼部的正常功能和外观。例如,外麦粒肿手术切口如果过于靠近睑缘,可能会导致眼睑外翻;内麦粒肿手术如果损伤了睑板,可能会引起眼睑内翻。
注意事项
患者自身:术后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患者要按照医嘱按时使用眼药水或眼膏,儿童患者的家长要协助做好用药护理。在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促进创口愈合。不同年龄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术后休息:术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用眼时间。对于儿童患者,要限制其过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眼部创口受到影响。让眼部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创口的恢复。
麦粒肿切除手术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小手术,但也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术后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眼部健康,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要更加注重手术过程中的精细操作和术后的精心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