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发病原因有近视因素(高度近视者眼轴变长、视网膜薄脆,不良用眼习惯致度数加深增风险)、眼部外伤(受撞击等易致视网膜裂孔、脱离)、玻璃体牵拉(年轻人玻璃体异常牵拉可致视网膜破裂脱落);主要症状有闪光感、视野缺损、视力下降;诊断方法有眼底检查(观察视网膜情况)和眼部B超检查(显示眼部结构助诊);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如视网膜复位手术的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等);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用眼、避免眼部外伤、定期眼部检查。
一、发病原因
(一)近视因素
高度近视的年轻人,其眼轴会变长,视网膜会相对变薄、变脆弱。例如,研究发现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落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很多,因为眼轴延长会对视网膜产生牵拉等作用,容易导致视网膜出现裂孔等病变进而引发脱落。
年轻人中高度近视者不在少数,长期近距离用眼等不良用眼习惯易导致近视度数加深,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
(二)眼部外伤
眼部受到撞击等外伤时,可能直接导致视网膜出现裂孔、脱离等情况。比如运动中眼部被球击中、打架时眼部受伤等,外力冲击会使视网膜结构受损,引发视网膜脱落。
(三)玻璃体牵拉
年轻人的玻璃体可能存在异常牵拉情况。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会逐渐液化,但年轻人如果玻璃体出现异常浓缩、收缩等,就会对视网膜产生牵拉作用,当牵拉力量过大时,就可能导致视网膜破裂从而发生脱落。
二、主要症状
(一)闪光感
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频繁的闪光感,这是因为视网膜受到牵拉等刺激时,会向视觉中枢发放异常电信号,表现为眼前有闪光的感觉,就像闪电一样。尤其是在改变体位等情况下更容易出现。
(二)视野缺损
视网膜脱落会导致相应区域的视野出现缺损。例如,视网膜某一部分脱落,患者会感觉到某一方向的视野有遮挡,随着视网膜脱落范围的扩大,视野缺损的范围也会逐渐增大。
(三)视力下降
视网膜是感受光线并将信号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的重要结构,当视网膜脱落时,会影响视力,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严重时可能仅存光感等。
三、诊断方法
(一)眼底检查
通过眼底镜等检查设备详细观察视网膜的情况,能够发现视网膜是否有裂孔、脱离等病变。医生可以直接看到视网膜的形态、位置等,是诊断视网膜脱落的重要手段。
(二)眼部B超检查
B超可以清晰地显示眼部结构,对于视网膜脱落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它能够发现视网膜脱离的形态、范围等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屈光间质混浊等不适合直接眼底检查的患者,眼部B超是很好的辅助诊断方法。
四、治疗方式
(一)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视网膜复位手术,如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等。巩膜扣带术是通过在眼球外部放置硅胶带等,使眼球壁向内侧隆起,从而顶压视网膜裂孔,促使视网膜复位;玻璃体切割术则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视网膜脱落情况,通过切割混浊的玻璃体等操作来恢复视网膜的正常位置。
五、预防措施
(一)合理用眼
年轻人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建议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眼睛,做眼保健操等,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控制用眼时间,以降低近视发生风险,从而间接降低视网膜脱落风险。
(二)避免眼部外伤
在生活和运动中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眼部受到外伤。例如参加球类运动等有眼部受伤风险的活动时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在进行可能有危险的工作或活动时,采取必要的眼部防护措施。
(三)定期眼部检查
年轻人尤其是高度近视者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全面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眼部可能存在的问题,如视网膜是否有裂孔等病变,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视网膜脱落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