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成因多样,遗传致黑色素沉积的家族倾向及儿童眼周皮肤薄嫩易显现,日晒致紫外线刺激眼周黑色素细胞增多且随年龄增长加重;作息熬夜及睡眠姿势不当、年龄增长致眼周组织变化使眼周血液回流不畅;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致眼周过敏伴相关症状及全身性疾病影响血液循环等均可导致黑眼圈且各有不同表现。
一、黑色素沉积导致黑眼圈
(一)遗传因素
有些人天生眼周皮肤较薄,且黑色素细胞分布相对密集,这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从遗传学角度看,家族中有黑眼圈遗传倾向的个体,更容易出现因黑色素沉积引发的黑眼圈。例如,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较明显黑眼圈,子女出现黑眼圈的概率会相对较高。这种遗传因素导致的黑色素沉积,在儿童时期就可能表现出来,因为儿童的眼周皮肤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薄嫩的皮肤使得黑色素更容易显现。
(二)日晒因素
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会刺激眼周皮肤的黑色素细胞产生更多黑色素。对于不同年龄层的人群来说,紫外线的伤害都是存在的。儿童如果长时间在户外活动且没有做好眼周皮肤的防晒,也会增加黑色素沉积的风险;成年人长时间日晒,比如从事户外工作或经常进行户外活动而未采取防晒措施,眼周皮肤会因紫外线刺激合成更多黑色素,从而形成黑眼圈。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的代谢功能逐渐下降,即使之前没有明显黑眼圈,长期日晒也会使黑色素沉积逐渐加重,导致黑眼圈出现或加重。
二、眼周血液回流不畅引发黑眼圈
(一)作息因素
1.儿童若长期熬夜,比如频繁晚睡、睡眠不足,会影响眼周的血液循环。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良好的睡眠对身体各器官包括眼部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熬夜会使眼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血液淤积在眼周,导致眼周皮肤呈现青黑色的黑眼圈。成年人长期熬夜,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会出现眼周血液回流不畅的情况。长期熬夜打乱了正常的生物钟,影响了眼部血管的正常舒缩功能,使得眼周血液回流受阻,进而形成黑眼圈。
2.睡眠姿势不当也会影响眼周血液回流。儿童如果经常趴着睡觉,会压迫眼周血管,影响血液正常循环;成年人长期侧卧睡眠且压迫到一侧眼周,也会导致该侧眼周血液回流不畅,久而久之形成黑眼圈。
(二)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眼周的皮肤、肌肉等组织逐渐松弛,眼周的静脉血管壁弹性下降,血液回流的能力减弱。老年人的眼周组织退化更为明显,眼周血液回流不畅的问题会更加突出,更容易出现黑眼圈。儿童时期眼周组织较为紧致,血液回流相对顺畅,随着年龄增长到青少年及成年早期,眼周组织开始有变化,到中老年阶段,眼周血液回流不畅导致黑眼圈的情况更为常见。
三、其他因素导致黑眼圈
(一)过敏因素
某些过敏体质的人群,接触到过敏原后,眼周皮肤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导致眼周皮肤泛红、肿胀,同时也可能影响眼周血液循环,出现黑眼圈。儿童如果是过敏体质,接触到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会引发眼周过敏,出现黑眼圈;成年人接触到化妆品、某些食物等过敏原时,也可能出现眼周过敏相关的黑眼圈。过敏引发的黑眼圈往往还伴有眼周皮肤的其他症状,如瘙痒、皮疹等,与单纯的黑色素沉积或血液回流不畅导致的黑眼圈在表现上有一定区别。
(二)疾病因素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黑眼圈。例如,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功能下降,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引起眼周血管扩张,血液瘀滞,从而出现黑眼圈。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患有某些先天性心脏疾病,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眼周血液回流异常,出现黑眼圈;成年人如果患有肾脏疾病等,也可能出现因身体代谢功能紊乱导致的眼周血液循环问题,进而形成黑眼圈。这类疾病导致的黑眼圈往往不是单一的症状,还会伴有其他系统的相关症状,需要结合全身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