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后可能出现感染、角膜水肿、眼内压升高(青光眼)、后发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后遗症,感染与手术环境、患者身体状况及术后卫生习惯相关;角膜水肿与手术方式和患者自身角膜状况有关;眼内压升高与患者个体差异有关;后发性白内障与患者年龄、晶状体核硬度有关;视网膜脱离与患者本身存在的视网膜病变基础有关,有相关高危因素患者术前需评估处理术后需注意避免相关风险。
一、感染
发生情况:白内障手术后感染是较为严重的后遗症之一,虽然发生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例如细菌等病原体侵入眼内,引发眼内炎。
影响因素:手术环境的清洁程度、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感染风险相对较高)以及术后个人卫生习惯等都与之相关。对于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增加感染风险;而对于普通患者,要保持眼部及周围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揉眼等不良习惯。
二、角膜水肿
发生情况:手术过程中对角膜的影响可能导致术后角膜水肿。这是因为手术操作会对角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干扰,例如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时,超声能量的使用可能会影响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引起角膜水肿。
影响因素: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角膜水肿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如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相对来说引起角膜水肿的程度可能较轻。患者自身的角膜状况也有影响,术前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较少或功能不佳的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可能性更大。术后需要密切观察角膜水肿情况,一般可通过裂隙灯检查来评估,轻度角膜水肿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逐渐消退,但严重的角膜水肿可能会影响视力恢复。
三、眼内压升高(青光眼)
发生情况:部分患者在白内障手术后可能出现眼内压升高,进而引发青光眼。这是因为手术可能影响了房水的正常循环途径,例如人工晶状体的植入可能会对房水的流出通道产生一定影响,导致房水排出受阻,眼内压升高。
影响因素:患者的个体差异是重要因素,一些患者本身存在前房浅等解剖结构异常,术后发生眼内压升高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这类患者,术后需要密切监测眼压变化,可通过眼压计测量眼压。如果发现眼压升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降眼压药物等进行干预,以避免高眼压对视神经造成损害,因为长期高眼压可导致视神经萎缩,严重影响视力。
四、后发性白内障
发生情况:这是白内障手术后较常见的后遗症。在白内障手术中,摘除了混浊的晶状体,但保留了晶状体的后囊膜,术后部分患者后囊膜会发生混浊,影响视力,即后发性白内障。
影响因素:与患者的年龄、晶状体核的硬度等因素有关。年龄较小的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活性相对较高,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晶状体核硬度较大的患者,手术操作相对复杂,也可能增加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风险。对于后发性白内障,可通过激光治疗来解决,即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一般在门诊即可进行,操作相对简单,能有效改善视力。
五、视网膜脱离
发生情况:虽然相对来说发生率不是特别高,但白内障手术后也有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可能。这与患者本身存在的视网膜病变基础有关,例如术前就有视网膜变性、裂孔等情况,在白内障手术的影响下(如眼内压力的变化等)可能诱发视网膜脱离。
影响因素:对于有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高度近视患者(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相对脆弱,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本身就高于常人),在进行白内障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视网膜检查,评估视网膜状况,必要时先处理视网膜病变相关问题再进行白内障手术。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头部受到撞击等,因为这些情况可能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一旦出现视力突然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因为视网膜脱离治疗的黄金时间较短,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