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干涩疼痛有常见原因、相关检查及应对建议。常见原因包括干眼症(年龄、生活方式、疾病因素)、眼部炎症(结膜炎、角膜炎)及其他(药物副作用、佩戴隐形眼镜不当);相关检查有泪液分泌、泪膜稳定性、眼部裂隙灯检查;应对建议包括非药物干预(调整生活方式、眼部护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老年人、过敏体质人群)。
一、常见原因
(一)干眼症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泪液分泌功能会逐渐下降,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眼睛干涩疼痛。例如,研究表明,65岁以上人群中干眼症的患病率较高。
2.生活方式: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每天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超过6小时,眼睛眨眼次数会明显减少,泪液蒸发增加,从而引发眼睛干涩疼痛。长期处于空调房间或干燥环境中,也会使泪液蒸发加快,导致干眼症相关症状。
3.疾病因素: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等,可能会影响泪液的分泌和成分,进而引发干眼症,出现眼睛干涩疼痛。
(二)眼部炎症
1.结膜炎:细菌、病毒等感染或过敏等因素可引起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病毒性结膜炎常见的是腺病毒感染,过敏性结膜炎则与接触过敏原有关。这些炎症会刺激眼部组织,导致眼睛出现干涩、疼痛、发红等症状。
2.角膜炎:外伤、感染等原因可引发角膜炎。例如,角膜擦伤后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容易继发感染导致角膜炎,患者会感到眼睛疼痛、畏光、流泪、干涩等。
(三)其他原因
1.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引起眼睛干涩的副作用。例如,长期服用某些抗组胺药物的人群,可能会出现眼睛干涩疼痛的情况。
2.佩戴隐形眼镜不当:佩戴隐形眼镜时间过长、清洁不彻底或镜片不合适等,都可能导致眼睛干涩疼痛。比如,长时间佩戴高含水量的隐形眼镜,在夜间睡眠时泪液分泌减少,容易引起眼睛干涩。
二、相关检查
(一)泪液分泌检查
通过Schirmer试验等检查泪液分泌量。例如,Schirmer试验Ⅰ法是用滤纸测量5分钟内泪液的分泌量,正常分泌量为10~15mm,分泌量减少提示可能存在泪液分泌不足相关问题,如干眼症。
(二)泪膜稳定性检查
1.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使用荧光素钠染色后,观察泪膜破裂的时间。正常泪膜破裂时间大于10秒,若小于10秒则提示泪膜稳定性下降,常见于干眼症等情况。
2.角膜荧光素染色:通过荧光素钠染色观察角膜上皮的情况,若有染色点则提示角膜上皮有损伤,常见于角膜炎等疾病。
(三)眼部裂隙灯检查
可直接观察眼部的结构,如结膜、角膜、眼睑等的情况,有助于发现结膜炎、角膜炎、眼睑异常等导致眼睛干涩疼痛的病因。
三、应对建议
(一)非药物干预
1.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使用电子设备: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遵循20-20-20规则,即每使用电子设备20分钟,眺望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至少20秒。
改善环境:在干燥环境中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房间或干燥的室内环境。
增加眨眼频率:有意识地多眨眼,保持眼睛湿润。
2.眼部护理
清洁眼部:如果是佩戴隐形眼镜引起的问题,要注意正确清洁和护理隐形眼镜,按照规定的程序更换镜片等。
冷敷或热敷:对于眼部炎症引起的干涩疼痛,可根据情况选择冷敷或热敷。急性炎症期可选择冷敷,缓解疼痛和肿胀;慢性炎症或干眼症等可选择热敷,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眼睛干涩疼痛可能与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有关。要控制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同时,儿童眼部问题可能表现不典型,家长要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泪液分泌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干眼症相关问题。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如果使用药物,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某些降压药等可能会引起眼睛干涩,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3.过敏体质人群:过敏体质人群出现眼睛干涩疼痛时,要注意排查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