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如改善生活习惯(调整用眼方式、保持眼部湿润环境)和眼部清洁,药物治疗如人工泪液(补充泪液缓解症状)、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短期用需监测不良反应、非甾体抗炎药用于轻中度炎症),物理治疗如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睑板腺堵塞)、睑板腺按摩(专业人员操作改善睑板腺功能),手术治疗如泪小点栓塞术(减少泪液排出增加眼表泪液量,儿童需谨慎评估)、自体游离颌下腺移植术(极重度且其他治疗无效时考虑,有排异等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一、一般治疗
1.改善生活习惯
调整用眼方式: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是导致干眼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儿童应控制使用电子设备时间,每次不超过15-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成年人也需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建议每隔20分钟远眺至少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10-20秒。有眼部手术史或眼部疾病史的人群更要格外注意用眼时间和强度。
保持眼部湿润环境:在干燥环境中,干眼症症状易加重。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一般将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较为适宜。对于生活在干燥气候地区或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的人群,更应重视环境湿度的调节。
2.眼部清洁
正确清洁眼部:使用无刺激性的眼部清洁液或温水轻轻清洁眼睑和眼表,去除眼部分泌物和油脂等。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正确进行眼部清洁,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眼部组织。有眼部炎症或过敏史的人群清洁时需更加谨慎,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清洁产品和方法。
二、药物治疗
1.人工泪液
作用机制:人工泪液可以补充眼表缺乏的泪液,缓解干眼症状。根据成分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含透明质酸的人工泪液,透明质酸能与水结合形成凝胶样物质,长时间保持眼表湿润;含聚乙二醇的人工泪液则能模拟泪液的渗透压,减轻眼部不适。
适用人群:大多数干眼症患者均可使用人工泪液,包括儿童(需选择儿童专用且温和的人工泪液)、老年人(根据眼部具体情况选择合适产品)以及有长期用药史可能影响泪液分泌的人群等。但对于一些特殊类型干眼症,如严重的眼表损伤或合并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特定成分的人工泪液。
2.抗炎药物
糖皮质激素:对于炎症较明显的干眼症,如睑缘炎相关的干眼症,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氟米龙滴眼液等,但需密切监测眼压等指标,因为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白内障等不良反应。对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糖皮质激素需非常谨慎,应严格遵循医生的评估和建议。
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滴眼液,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眼部炎症。适用于轻至中度炎症的干眼症患者,其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仍需注意可能引起的眼部刺激等局部反应,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等特殊人群需权衡利弊。
三、物理治疗
1.热敷
操作方法及作用:用40-45℃的温热毛巾或热敷眼罩敷眼,每次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热敷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睑板腺堵塞,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干眼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不同年龄人群热敷时需注意温度适宜,儿童皮肤娇嫩,温度不宜过高,老年人感觉可能相对不敏感,要注意避免烫伤。有眼部感染性疾病的人群禁止热敷。
2.睑板腺按摩
操作及适用情况: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睑板腺按摩,通过挤压睑板腺,将其中的脂质分泌物排出,改善睑板腺功能。适用于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干眼症患者。对于儿童,需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操作,动作要轻柔准确;对于患有眼部急性炎症、眼部肿瘤等疾病的人群则不适合进行睑板腺按摩。
四、手术治疗
1.泪小点栓塞术
原理及适用人群:通过阻塞泪小点,减少泪液排出,从而增加眼表泪液量。适用于中重度干眼症患者,尤其是那些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对于儿童,需谨慎评估后再考虑是否进行该手术,因为儿童泪液分泌和眼部发育尚不完善;老年人若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需在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后决定是否手术。
2.自体游离颌下腺移植术
适用情况及风险:对于极重度干眼症患者,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可考虑该手术。将自体颌下腺移植到眼部,使其分泌唾液替代泪液。但该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移植腺体的排异反应、手术相关的感染等问题,且术后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对于患者的全身状况要求较高,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