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是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的屈光状态,小孩远视成因有眼球发育因素和遗传因素,表现为视力问题和视疲劳,检查诊断包括视力和验光检查,处理干预有观察随访、佩戴眼镜和视觉训练,家长要密切关注小孩视力发育,培养良好用眼习惯、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和提供良好用眼环境。
一、远视的定义
远视是指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
二、小孩远视的成因
(一)眼球发育因素
小孩的眼球在出生时通常较小,眼轴较短,这种生理性的眼轴较短会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从而形成远视,一般新生儿的眼轴长度约为16mm,而正常成年人眼轴长度约为24mm,随着年龄增长,眼轴会逐渐变长,远视度数也会逐渐降低。对于婴幼儿来说,眼球的正常发育是导致远视的常见原因,年龄越小,生理性远视的度数可能相对越高,比如3-4岁的小孩可能会有100-300度的生理性远视,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为后续眼球的发育做准备。
(二)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存在远视情况,小孩遗传远视的概率会相对较高。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远视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明显的远视遗传倾向,小孩需要更密切地关注视力发育情况,因为遗传因素可能会影响眼球的屈光结构发育。
三、小孩远视的表现
(一)视力问题
轻度远视的小孩可能视力影响不明显,但中高度远视的小孩会出现视力下降,看远和看近都不清楚。例如,在学校进行视力检测时,可能会发现远视小孩的视力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水平。对于学龄前的小孩,由于他们的视觉发育还不完善,可能难以准确表达视力情况,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小孩的视物行为,如是否经常眯眼、凑近视物等。
(二)视疲劳
小孩如果有远视,眼睛需要更多的调节来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长时间的调节会导致视疲劳,表现为眼球酸胀、头痛、眼眶痛等。特别是在看书、写字等近距离用眼时,这种视疲劳会更加明显。比如小孩写作业时间稍长就会说眼睛不舒服、头痛,这可能就是远视导致视疲劳的表现。
四、远视的检查与诊断
(一)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检查小孩的远视力和近视力,了解视力下降的程度。例如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小孩能看到的最小行视力,从而初步判断视力是否正常以及远视对视力的影响程度。
(二)验光检查
散瞳验光可以准确测量小孩的屈光度数,因为小孩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散瞳可以麻痹睫状肌,消除调节因素的影响,得到真实的屈光度数。一般3岁以下小孩由于睫状肌调节力很强,需要用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3岁以上小孩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散瞳药物进行散瞳验光,通过验光结果可以明确远视的度数以及是否合并散光等其他屈光不正情况。
五、远视的处理与干预
(一)观察随访
对于生理性远视且度数较低的小孩,如3-4岁小孩100-300度的生理性远视,一般不需要立即佩戴眼镜,但需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和屈光状态监测,观察眼球发育和远视度数的变化情况。通常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和验光,了解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数的变化趋势。
(二)佩戴眼镜
如果远视度数较高,影响了小孩的视力和视觉发育,或者出现明显的视疲劳症状,则需要佩戴合适的凸透镜矫正远视。例如,对于远视度数较高的学龄儿童,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帮助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促进视力的正常发育。在佩戴眼镜时,需要根据准确的验光结果定制合适度数的眼镜,并且要定期复查,根据眼球发育情况及时调整眼镜度数。同时,要教育小孩正确佩戴和保养眼镜,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眼镜损坏或丢失。
(三)视觉训练
对于部分远视小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视觉训练,如精细目力训练等,有助于促进双眼视功能的发育。视觉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小孩的年龄和远视程度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通过训练可以提高眼睛的调节能力和双眼协调能力等。
六、特殊人群(小孩)远视的温馨提示
家长要密切关注小孩的视力发育情况,尤其是在小孩3岁前,因为3岁前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发现小孩有视物异常、视力下降等情况,要及时带小孩到眼科就诊。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小孩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保证小孩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建议小孩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可以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有助于延缓眼轴的过快增长,对预防和控制远视度数的发展有一定帮助。同时,要为小孩提供良好的用眼环境,如合适的照明、正确的读写姿势等,减少视疲劳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