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远视是指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的屈光状态,新生儿多为生理性远视,随生长发育眼轴变长,远视度数渐降。其成因包括眼球发育和遗传因素,危害有影响视力发育、眼部外观和立体视功能等。通过视力、散瞳验光、眼轴长度测量等检查诊断,可通过观察随访、佩戴眼镜、视觉训练干预,不同年龄应对重点不同,还可通过孕期保健、婴幼儿期护理、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定期眼部检查预防。
一、儿童远视的定义与正常范围
儿童远视是指平行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新生儿的眼球通常较小,眼轴较短,多为生理性远视,一般3岁时远视度数约为+2.00D-+2.50D,6岁时约为+1.00D-+1.50D,12岁时接近正视,即远视度数接近0。
二、儿童远视的常见原因
1.眼球发育因素: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眼轴逐渐变长,生理性远视会逐渐降低。如果眼球发育落后,眼轴过短,就会导致远视度数偏高。例如,早产儿由于眼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出现远视情况。
2.遗传因素: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存在远视情况,儿童遗传获得远视的可能性会增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儿童远视的发生中占有一定比例。
三、儿童远视的危害
1.影响视力发育:长期远视可能导致儿童视力下降,因为眼睛需要不断调节来聚焦物体,容易引起视疲劳,进而影响视觉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可能导致弱视等问题。例如,有远视的儿童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出现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同龄儿童的情况。
2.影响眼部外观和立体视功能:严重远视可能导致儿童眼位异常,出现内斜视等情况,影响眼部外观。同时,还可能影响立体视功能的发育,对日后从事需要精确立体视觉的工作,如驾驶、精细手工操作等产生不利影响。
四、儿童远视的检查与诊断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儿童的远视力和近视力,了解视力发育情况。如果儿童远视力或近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标准,需要进一步检查。
2.散瞳验光:对于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需要散瞳验光来准确测量屈光度数。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消除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常用的散瞳药物有阿托品眼膏等,一般需要连续使用几天,然后进行验光检查,以获取准确的远视度数、散光度数等信息。
3.眼轴长度测量: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等设备测量眼轴长度,了解眼球发育情况,辅助判断远视的原因和程度。
五、儿童远视的干预措施
1.观察随访:对于生理性远视且度数在正常范围内,视力发育正常的儿童,一般不需要立即干预,但需要定期随访,观察远视度数的变化和视力发育情况。例如,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和验光检查。
2.佩戴眼镜:如果远视度数较高,影响了视力发育或出现视疲劳等症状,需要佩戴合适的凸透镜矫正远视。眼镜的度数需要根据散瞳验光的结果来确定,佩戴眼镜后需要定期复查,根据眼球发育和视力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眼镜度数。对于低龄儿童,在佩戴眼镜时需要特别注意眼镜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选择合适材质和款式的眼镜,并监督儿童正确佩戴和保养。
3.视觉训练:对于伴有弱视的远视儿童,除了佩戴眼镜外,还需要进行视觉训练。视觉训练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和方法,如弱视治疗仪等,刺激视网膜功能的发育,提高视力。视觉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儿童的年龄、弱视程度等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并且需要长期坚持。
六、不同年龄儿童远视的应对重点
1.婴幼儿期(0-3岁):此阶段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眼部表现,如是否有眼球震颤、斜视等情况。定期带儿童进行眼部检查,一旦发现远视度数异常或视力发育落后,应尽早干预。由于婴幼儿配合度较低,进行散瞳验光等检查时需要耐心和专业操作。
2.学龄前儿童(3-6岁):这个时期要注重视力的筛查和远视的评估。如果发现远视度数较高影响视力,及时佩戴合适眼镜,并开始进行简单的视觉训练,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如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等,避免因远视导致弱视等严重问题。
3.学龄儿童(6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要关注远视度数的变化以及对学习和生活中视力需求的影响。继续定期复查,根据眼轴发育和视力情况调整眼镜度数。同时,引导儿童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合理安排学习和用眼时间,预防视疲劳和近视的发生发展。
七、儿童远视的预防
1.孕期保健:孕妇在孕期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胎儿的眼部发育提供良好的营养基础。例如,多吃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
2.婴幼儿期护理:在婴幼儿期,要避免过度保护导致眼球发育受限。提供适宜的视觉刺激,如悬挂色彩鲜艳、形状多样的玩具在婴儿床周围,促进视觉神经的发育,但要注意避免强光直射等不良刺激。
3.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教育儿童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读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保持33cm左右的距离,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隔30-40分钟要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控制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婴幼儿尽量不接触电子屏幕,学龄前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时间不超过1小时,学龄儿童也要合理限制。
4.定期眼部检查:从婴幼儿期开始,定期进行眼部检查,至少每半年一次,以便早期发现远视等眼部问题并及时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