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性弱视是因儿童视觉发育关键期远视未及时矫正致视网膜物像不清影响视觉系统发育的眼科疾病,发病与视觉发育关键期、远视度数有关,临床表现有视力下降、双眼视功能异常、屈光状态异常,诊断靠视力检查、散瞳验光、眼底检查,治疗有矫正远视、遮盖疗法、视觉训练,儿童患者家长要关注视力、按医嘱治疗护理,婴幼儿患者家长要细心观察、正规检查治疗护理及保证营养均衡。
一、远视性弱视的定义
远视性弱视是指由于眼睛存在远视屈光不正,导致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不清,长期如此影响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从而引起的视力低下,且眼部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眼科疾病。通常是因为在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远视度数未得到及时矫正,使得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大脑无法正常接收有效的视觉刺激,进而影响视觉中枢的发育,最终导致弱视的发生。
二、发病机制
(一)视觉发育关键期因素
儿童视觉发育有一个关键时期,一般从出生后开始,到6-8岁左右基本成熟。在这个时期,如果眼睛存在远视,使得进入眼内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视网膜上的物像就会模糊。大脑为了看清物体,会不断进行调节,但长期处于这种模糊的视觉刺激下,视觉中枢的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眼球的调节能力较强,但如果远视度数过高,这种模糊刺激持续存在,就会阻碍视觉中枢正常发育,引发远视性弱视。例如,新生儿的眼球较小,多处于远视状态,但随着生长发育,眼球逐渐增大,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远视度数没有相应降低,或者矫正不及时,就容易导致弱视。
(二)远视度数影响
一般来说,轻度远视可能对视觉发育影响较小,但中高度远视会明显影响视网膜成像清晰度。较高的远视度数会使视网膜上的物像清晰度大幅下降,大脑接收到的有效视觉信息减少,从而干扰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进程。比如,当远视度数超过一定范围(通常儿童超过+3.00D以上的远视可能就会增加弱视风险),就会显著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的发生概率增加。
三、临床表现
(一)视力下降
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都会受到影响,远视力下降较为明显,经过矫正远视后,视力仍不能达到正常水平。例如,一个患有远视性弱视的儿童,其矫正视力可能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的视力标准,如3-5岁儿童正常视力应达到0.5-0.6以上,若矫正后仍低于此标准则可能存在问题。
(二)双眼视功能异常
可能存在双眼单视功能障碍,比如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距离、深度等。在进行立体视检查时,结果往往异常,立体视锐度比正常儿童高。这是因为视觉中枢发育受影响,导致双眼协调和融合功能出现问题。
(三)屈光状态
眼部存在远视屈光不正,验光检查可发现有一定度数的远视,如+2.00D-+6.00D等不同程度的远视。
四、诊断方法
(一)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对于儿童可采用儿童视力表进行检查。如果矫正后视力低于正常同龄儿童视力,就要考虑弱视的可能。
(二)散瞳验光
由于儿童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需要进行散瞳验光以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常用的散瞳药物有阿托品眼膏等,通过散瞳可以麻痹睫状肌,消除调节因素的影响,准确检测出远视的真实度数以及判断是否存在弱视。例如,使用阿托品眼膏散瞳后进行验光,能得到更精准的远视度数结果,从而明确是否为远视性弱视以及远视的具体度数。
(三)眼底检查
进行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如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等。因为远视性弱视主要是由于视觉发育问题引起,眼部一般无明显器质性病变,通过眼底检查可以辅助诊断。
五、治疗与干预
(一)矫正远视
首先要通过佩戴合适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远视,使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是治疗远视性弱视的基础步骤。例如,根据散瞳验光得到的远视度数,配制合适的框架眼镜,让患者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为视觉发育提供良好的刺激。对于婴幼儿,由于其眼球还在发育中,需要定期复查,根据眼球发育和视力情况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二)遮盖疗法
这是治疗弱视的经典方法之一。对于单眼弱视的患者,遮盖健眼,强迫使用弱视眼注视,促进弱视眼的视觉发育。比如,对于右眼弱视的儿童,遮盖左眼,让右眼多使用,刺激右眼的视觉中枢发育。遮盖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弱视程度来确定,一般年龄较小的儿童遮盖时间相对较短,随着年龄增长可适当延长遮盖时间,但要注意避免健眼出现遮盖性弱视。
(三)视觉训练
通过一系列的视觉训练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和双眼视功能。例如,进行精细目力训练,让患者使用弱视眼进行穿珠子、描图等精细动作训练,提高弱视眼的视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进行双眼协调训练,如立体视训练等,促进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视觉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六、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是远视性弱视的主要发病人群,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视力情况,在儿童3岁左右就可以进行首次视力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一旦发现远视性弱视,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佩戴眼镜并进行遮盖和视觉训练等治疗。同时,要监督儿童正确佩戴眼镜,定期带儿童到医院复查,根据眼球发育和视力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在生活中,要注意儿童的用眼卫生,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避免过度用眼,鼓励儿童多进行户外活动,因为户外活动有助于儿童视觉发育。
(二)婴幼儿患者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不能准确表达视力情况,家长更要细心观察。比如,观察婴幼儿是否有对光线反应异常、眼球运动异常等情况。在进行散瞳验光等检查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遮盖和护理,避免婴幼儿搔抓眼部导致眼镜损坏或眼部受伤。同时,要保证婴幼儿的营养均衡,因为良好的营养状况也有助于视觉系统的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