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检查包括视力、验光、角膜、眼压、眼底等检查以了解视力状况、屈光不正情况、角膜厚度曲率、眼压及眼底情况;手术方式有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表层切削术和板层切削术、飞秒激光手术的全飞秒和半飞秒,以LASIK为例手术过程包括术前准备、制作角膜瓣、切削角膜基质层、复位角膜瓣;术后护理需注意眼部用药、卫生、休息用眼及定期复查;特殊人群中儿童手术谨慎建议18岁后、妊娠期女性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控制血糖后评估。
一、术前检查
1.视力检查
包括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等,了解近视的程度和视力状况,不同年龄人群视力标准不同,儿童青少年有其特定的正常视力范围,通过视力检查能初步判断近视对视觉功能的影响程度。
例如,8-12岁儿童正常视力一般在0.8-1.0以上,12岁以上人群正常视力多在1.0及以上,若视力明显低于正常范围,需进一步排查近视相关问题。
2.验光检查
准确测量眼睛的屈光度数,分为散瞳验光和不散瞳验光等。散瞳验光适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因为其眼睛调节能力强,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获得更准确的屈光度数;对于成年人,可根据情况选择不散瞳验光。通过验光能明确近视、远视、散光等具体屈光不正情况。
比如,青少年散瞳验光后可能发现真性近视或假性近视,若为真性近视则需要考虑后续的矫正方式。
3.角膜检查
包括角膜厚度、曲率等检查。角膜厚度关系到能否进行近视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一般近视手术要求角膜厚度有一定数值范围,如准分子激光手术通常要求角膜厚度在450μm以上;角膜曲率检查能了解角膜的弯曲程度,对于设计手术方案很重要,不同曲率的角膜适合的手术方式有所差异。
例如,角膜厚度过薄的患者可能不适合某些切削角膜的近视手术方式,需要考虑其他矫正方法。
4.眼压检查
排查青光眼等眼压异常相关疾病,眼压正常范围一般在10-21mmHg之间。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眼压异常都可能影响眼部健康,进而影响近视手术的安全性,若存在眼压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如儿童眼压若高于正常范围,要警惕先天性青光眼等疾病的可能,成人眼压异常也需排查是否为原发性青光眼等问题。
5.眼底检查
查看视网膜、视神经等眼底情况,排除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变性、黄斑病变等。不同年龄人群眼底病变的好发情况不同,儿童可能因先天性因素等出现眼底问题,成年人则可能因近视度数加深等导致眼底病变风险增加,通过眼底检查能早期发现潜在的眼底疾病,保障近视手术安全。
例如,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度数大于600度)眼底病变风险较高,术前必须进行详细眼底检查,若发现有明显眼底病变可能需要先治疗眼底疾病再考虑近视手术。
二、手术方式选择
1.准分子激光手术
表层切削术:如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是通过去除角膜上皮层后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来改变角膜曲率。这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基质层损伤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慢,但对于角膜较薄、不能进行板层切削手术的患者可能是一种选择。适合于近视度数不是特别高,且角膜厚度相对较薄的人群,一般近视度数范围多在1200度以下。
板层切削术:如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制作角膜瓣后在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它的术后恢复相对较快,视觉质量较好,是较为常用的一种近视手术方式。适用于大部分近视患者,近视度数一般可在1200度以下,散光度数在600度以下。
2.飞秒激光手术
全飞秒激光手术:全程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基质透镜并取出,无需制作角膜瓣。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干眼等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适合近视度数在1000度以下,散光度数在500度以下的患者,尤其适合那些对角膜瓣相关风险有顾虑的人群。
半飞秒激光手术:需要制作角膜瓣,然后用飞秒激光进行角膜基质层切削,之后再复位角膜瓣。其矫正近视和散光的范围相对较广,近视度数可在1200度以下,散光度数可在600度以下,对于一些角膜不规则等情况的矫正也有较好效果。
三、手术过程(以LASIK为例简单说明)
1.术前准备
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医生会再次核对患者信息,然后进行眼部消毒等准备工作,滴入表面麻醉剂,减轻手术中的不适感。
2.制作角膜瓣
用角膜瓣制作刀(传统板层刀或飞秒激光)制作一个薄而掀开的角膜瓣,角膜瓣的厚度和大小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和手术方案来确定。例如,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相对更精准,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3.切削角膜基质层
将掀开的角膜瓣flap翻开后,使用准分子激光设备对角膜基质层进行精确切削,根据术前验光结果去除适量的角膜组织,以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
4.复位角膜瓣
切削完成后,将角膜瓣复位,角膜瓣会在自身的愈合能力下逐渐贴合。
四、术后护理
1.眼部用药
术后需要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还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减轻炎症反应,如氟米龙滴眼液等,用药时间和频率需严格按照医生嘱咐,不同患者根据恢复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2.眼部卫生
术后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睛,洗脸、洗澡时避免污水进入眼睛,防止感染。尤其是儿童,家长要监督其避免不恰当的眼部动作,因为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揉眼等行为导致眼部感染或影响手术恢复。
3.休息与用眼
术后初期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眼,如看电视、玩手机、电脑等。一般术后1-2天内尽量多休息,减少用眼时间。不同年龄人群用眼注意事项有所差异,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时间用眼容易导致视疲劳,影响术后恢复,更需要严格控制用眼时间。
4.定期复查
术后需要按照医生安排定期复查,一般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等都要进行复查,复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压、角膜情况等,通过定期复查能及时了解眼部恢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例如,术后1个月复查时可能发现视力是否稳定、角膜恢复情况等,若有异常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近视手术相对谨慎,因为儿童眼部还在发育中,一般建议18岁以后再考虑近视手术。但如果是特殊情况,如高度近视且有不断进展趋势,影响学习和生活,需要在医生严格评估下进行,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术后眼部恢复情况,监督儿童遵守术后护理要求,因为儿童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不恰当的用眼和眼部护理行为。
2.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一般不建议进行近视手术,因为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影响眼部的稳定性,而且手术中的一些药物等因素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在备孕、孕期和哺乳期都要谨慎考虑近视手术,可等哺乳期结束后再根据眼部情况评估是否进行手术。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进行近视手术需要谨慎,因为糖尿病可能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等,增加手术感染、术后恢复不良等风险。在进行近视手术前,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并且要在医生综合评估眼部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术后也要密切关注眼部恢复和血糖变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