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袋手术存在出血与血肿、感染、眼睑外翻或闭合不全、外观不满意等副作用,术前要进行健康评估、停服相关药物、做好眼部准备,术后要注意创口护理、休息与体位、饮食、定期复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眼袋手术的副作用
(一)出血与血肿
发生情况: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情况,若出血积聚则形成血肿。这与手术操作中血管处理不当有关,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人群,发生概率可能更高。例如,一些本身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眼袋手术时更容易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导致局部血肿形成,影响手术效果和恢复。
(二)感染
发生情况:术后创口有感染风险,若护理不当,如创口沾水等。一般来说,健康人群若严格遵循术后护理要求,感染概率相对较低,但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风险会增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眼袋手术后创口感染的可能性增大,且感染后不易愈合,恢复时间会延长。
(三)眼睑外翻或眼睑闭合不全
发生情况: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眼睑外翻或闭合不全。年龄较大的人群,皮肤松弛程度更明显,眼部组织弹性较差,在进行眼袋手术时,若切除皮肤量把握不准确,就更容易出现眼睑外翻或闭合不全的情况。眼睑外翻会使眼球暴露过多,容易导致眼部干燥、角膜炎等问题;眼睑闭合不全则会影响眼部的正常保护功能,夜间睡眠时易引起角膜损伤。
(四)外观不满意
发生情况:可能出现眼袋去除不彻底或双侧不对称等情况。这与医生的手术技巧和经验有关,对于一些眼部解剖结构复杂的患者,如眼部有过外伤史导致组织结构改变的人群,手术难度增加,出现外观不满意的概率相对较高。此外,不同患者对术后眼部外观的期望不同,若医生与患者沟通不足,未能准确理解患者期望,也可能导致术后外观不符合患者预期。
二、眼袋手术的注意事项
(一)术前注意事项
健康评估:术前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才能进行手术,因为血压过高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一般要求高血压患者术前血压稳定在160/100mmHg以下,且经过规范的降压治疗;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理想的水平,空腹血糖一般建议控制在7.8mmol/L以下,以降低手术风险。
停服相关药物:术前一段时间要停服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通常需要在术前1周左右停服此类药物,因为抗凝药物会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增加手术中出血的风险。
眼部准备:术前要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眼部化妆等,防止眼部细菌污染,降低术后感染的概率。
(二)术后注意事项
创口护理:术后要保持创口清洁干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换药。一般术后24-48小时内可进行局部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但要注意冷敷的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眼部皮肤,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术后3-5天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肿,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左右。
休息与体位: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低头、弯腰等动作,休息时可适当垫高头部,以减轻眼部肿胀。例如,睡眠时可采用半卧位,将枕头垫高,这样有利于眼部血液回流,减轻肿胀程度。
饮食注意:术后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等易过敏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创口愈合。例如,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C等有助于创口的愈合和减轻炎症反应。
定期复诊:按照医生安排定期复诊,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恢复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例如,术后1周左右复诊,医生可检查创口愈合情况、眼部肿胀消退情况等,若发现有感染迹象等问题可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在眼袋手术前后更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术前要更细致地评估心脑血管等重要器官功能,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护理,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且要与老年人充分沟通,了解其对术后外观的期望,尽量满足合理期望。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术后要严格控制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保持血糖稳定,因为高血糖不利于创口愈合,易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同时,要密切观察创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此类患者进行眼袋手术风险极高,一般不建议进行眼袋手术,若必须手术,需在充分评估和特殊准备下进行,术后要严密监测出血情况,采取积极的止血和预防感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