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退热方法是物理降温、调整环境温度、补充水分、使用药物等。

1.物理降温
可以使用湿毛巾敷额头,水分蒸发时会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也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散热。成人和儿童均可采用,但给幼儿擦拭时动作要轻柔。另外,使用冰袋时要注意在冰袋外包裹毛巾,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不建议低龄儿童使用冰袋降温,因为他们皮肤娇嫩,耐受性差。
2.调整环境温度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一般建议室温在22-26℃。可适当减少衣物和被褥,利于身体散热,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受凉。如果是婴幼儿,不要过度包裹。
3.补充水分
多喝水有助于促进身体新陈代谢,通过排尿和出汗带走热量,同时防止脱水。如果是儿童,可以少量多次饮水,成人保证每天1500-2000ml的水分摄入。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补充水分要遵循医生的建议。
4.使用药物
当发烧导致患者明显不适,且体温在38.5℃以上时可考虑使用药物退热,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缓解因发烧引起的头痛等疼痛症状。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体温持续不退或反复发烧超过3天;发热伴有严重头痛、呼吸急促、胸痛、腹痛、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儿童出现精神萎靡、拒奶、哭闹不止;老人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