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症性荨麻疹目前难完全根治,可通过多种措施控制症状、减少复发,需避免诱发因素,包括食物因素(有明确过敏史者避相关食物)、昆虫叮咬(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感染因素(积极治疗体内感染病灶);药物治疗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局部治疗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洗剂;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保持皮肤清洁、遵医嘱用药,成年要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需综合多种因素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长期规范治疗管理。
一、避免诱发因素
1.食物因素
对于有明确食物过敏史的患者,需严格避免食用相关食物。例如,对海鲜过敏者应避免食用虾、蟹等海鲜类食物。研究表明,约1/3的丘疹性荨麻疹患者与食物过敏有关,常见的易致敏食物包括鱼、虾、蟹、蛋类、牛奶等。
不同年龄人群食物过敏的情况有所不同,儿童常见的易过敏食物多为牛奶、鸡蛋等,而成年人可能对海鲜、坚果等更易过敏。
2.昆虫叮咬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消灭臭虫、跳蚤、虱子及其他昆虫。在蚊虫活动频繁的季节,尽量避免前往草丛、树林等昆虫较多的地方。昆虫叮咬是丘疹性荨麻疹的常见诱因之一,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因为儿童皮肤相对娇嫩,更易受到昆虫叮咬刺激。
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需注意不同的昆虫防护措施,如经常户外活动的人群需要更全面的防虫措施。
3.感染因素
积极治疗体内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等。感染可能会诱发或加重丘疹性荨麻疹,有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在感染得到控制后,丘疹性荨麻疹的症状也有所缓解。
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慢性鼻窦炎的人群,更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降低丘疹性荨麻疹的复发风险。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
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如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能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瘙痒等过敏症状。一般来说,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嗜睡副作用相对较小,更适合白天工作或学习的人群。
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抗组胺药物需注意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专用的抗组胺药物制剂。
三、局部治疗
1.外用药物
局部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洗剂。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能缓解丘疹性荨麻疹引起的瘙痒症状。对于皮肤有破损的患者,需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物。
不同年龄和皮肤状况的患者使用外用药物时需注意,儿童皮肤较薄嫩,使用外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丘疹性荨麻疹患者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家长要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如给患儿剪短指甲等。
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儿童专用的药物剂型,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
2.成年患者
成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丘疹性荨麻疹。成年患者的生活方式多样,如经常熬夜、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影响病情,所以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总之,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避免诱发因素、合理使用药物等措施来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目前还难以完全根治,患者需要长期关注病情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