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对症治疗(止咳、祛痰)、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多自限,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还有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注意事项,儿童用药护理需谨慎,老年人要考虑肝肾功能,孕妇用药需评估对胎儿安全性。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保暖: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尤其是儿童,因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寒冷刺激可能加重病情,充足的休息和适宜的保暖有助于身体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休息的时长和保暖的程度需适当调整,儿童可能需要更精心的保暖措施。
2.多饮水:多饮水可以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应鼓励其多饮水,但儿童饮水时需注意避免呛咳,可少量多次饮用。
二、对症治疗
1.止咳治疗:若患者咳嗽无痰或痰少,可使用镇咳药物。对于成人,可选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应避免使用不适合的镇咳药,优先采用非药物的缓解咳嗽方法,如保持空气湿润等。
2.祛痰治疗:如果患者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可选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对于儿童,使用祛痰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剂型选择,确保安全有效。
三、抗感染治疗
1.病毒感染:大多数急性支气管炎由病毒引起,如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一般来说,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病毒类型评估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流感病毒感染可在发病48小时内考虑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但儿童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剂量等相关规定。
2.细菌感染:如果明确有细菌感染,如出现脓痰、白细胞升高等情况,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常见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例如,对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感染病原体的可能类型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注意抗生素的使用疗程等,儿童使用抗生素更要谨慎,严格按照儿童用药规范来选择和使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在治疗上需更加谨慎。在药物选择上,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例如,镇咳药的选择要特别注意,非必要不使用成人镇咳药。在护理方面,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咳嗽、呼吸等情况,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同时,要保证儿童的营养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2.老年人:老年人患急性支气管炎时,由于其机体功能衰退,肝肾功能减弱,在治疗时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在使用药物时,要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且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老年人的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要注意观察病情进展,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3.孕妇:孕妇患急性支气管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许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如休息、多饮水等。如果必须使用药物,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