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分为急性、慢性、胆碱能性、寒冷性、日光性、压力性等类型。急性荨麻疹病程6周内,因食物、药物等起病急;慢性荨麻疹病程超6周,诱因难明;胆碱能性荨麻疹青年易发,运动等致乙酰胆碱释放发病;寒冷性荨麻疹分家族性和获得性,接触冷物等发病;日光性荨麻疹皮肤暴露日光后出现症状;压力性荨麻疹皮肤受压后出现肿胀。判断需回忆诱因等多方面信息,特殊人群就医要详告情况。
症状表现:突然出现风团,大小及形态不一,常伴有瘙痒,部分患者可伴有血管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
诱因特点:多与食物(如鱼虾、蛋类等)、药物(如青霉素等)、感染(如病毒、细菌感染等)、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等)等相关,起病急,去除诱因后可能较快恢复。例如食用某些海鲜后短时间内出现全身风团伴瘙痒,这就是典型的因食物引起的急性荨麻疹表现。
慢性荨麻疹
定义:风团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周。
症状表现: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瘙痒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
诱因特点:诱因较难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基础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精神因素(如长期紧张、焦虑)等有关。比如有的患者没有明显的食物或药物过敏史,但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状态下,就容易反复出现慢性荨麻疹。
胆碱能性荨麻疹
好发人群:多见于青年。
诱因及症状: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胆碱能神经发生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出现直径1-3mm的小风团,周围有明显红晕,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自觉剧痒、麻刺感或烧灼感,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损,可于30-60分钟内消退。例如剧烈运动后,身体发热,随后出现身上起小风团伴瘙痒的情况。
寒冷性荨麻疹
分类: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
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较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部位产生风团或斑块状水肿,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等全身症状。比如冬季接触冷空气后,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出现风团。
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较少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出生后不久或早年发病,可持续终生,表现为受冷后数小时出现泛发性风团,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日光性荨麻疹
诱因及症状:皮肤暴露于日光后数分钟内,局部迅速出现瘙痒、红斑、风团,严重者可出现畏寒、乏力、晕厥、痉挛性腹痛等全身症状,风团发生于暴露部位,持续1-2小时。例如在阳光下暴晒后,面部等暴露部位很快出现瘙痒、风团。
压力性荨麻疹
诱因及症状:皮肤受压后4-6小时出现局部肿胀,表现为受压部位的红肿、疼痛,一般持续8-12小时消退。常见于行走后的足底部、久坐后的臀部等受压迫部位。比如长时间行走后,脚底出现肿胀、疼痛性的风团样改变。
在判断自己是哪种荨麻疹时,需要仔细回忆发病的诱因、症状特点、持续时间等多方面信息。如果自己难以准确判断,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在判断荨麻疹类型时更要谨慎,儿童荨麻疹可能有其自身特点,孕妇则需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等因素,就医时要详细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