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致过度膨胀充气等病理状态,病因有长期吸烟、反复呼吸道感染、大气污染,病理生理是肺过度充气残气量增加等致气体交换障碍,临床表现早期劳动运动气短,进展期呼吸困难加重伴咳嗽咳痰等体征,诊断靠病史症状体征、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治疗包括避免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特殊人群需预防感染、注意生活方式、合适运动及正确氧疗。
一、定义
老年人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出现过度膨胀、充气,导致肺容积增大,同时可能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二、病因
1.长期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黏膜,使气道的防御和修复功能受损,长期刺激易引发气道炎症,逐步导致肺气肿,老年人长期吸烟史是重要诱因。
2.反复呼吸道感染: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若反复发生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炎症长期刺激气道,会使气道狭窄、阻塞,气体排出受阻,进而引发肺气肿。
3.大气污染:长期处于污染的空气环境中,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如PM2.5等)、化学物质等会损伤肺部组织,影响肺部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增加老年人患肺气肿的风险。
三、病理生理
肺组织出现过度充气情况,残气量增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影响气体在肺部的正常交换,使得氧气摄入减少、二氧化碳排出受阻,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呼吸功能障碍相关表现。
四、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劳动、运动时感觉气短。
2.进展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程度逐渐加重,轻微活动甚至完全休息时都可能出现气短,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呈现桶状胸等体征。
五、诊断
1.病史与症状体征:结合老年人是否有长期吸烟、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病史,以及相应的气短、咳嗽等症状和桶状胸等体征。
2.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见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双肺透亮度增加等表现。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肺气肿的关键指标,会显示FEV/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小于70%,残气量占肺总量百分比增加等情况。
六、治疗
1.避免危险因素
劝导老年人戒烟,改善居住环境,远离污染空气,减少有害因素对肺部的持续损伤。
2.药物治疗
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若存在呼吸道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但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3.康复治疗
呼吸训练:指导老年人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帮助改善呼吸功能,提高呼吸效率。
家庭氧疗: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老年人,长期氧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需遵医嘱正确进行。
七、特殊人群(老年人)温馨提示
1.预防感染: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因为感染会加重肺气肿病情,老年人免疫力低更易受感染影响。
2.生活方式:保证充足休息,合理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来应对肺气肿带来的影响。
3.运动方面: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强度,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因气短加重而影响身体状况,可选择散步等相对温和的运动。
4.氧疗注意:正在进行氧疗的患者,严格遵医嘱正确使用氧疗设备,注意氧疗的浓度和时间等要求,确保氧疗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