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湿疹是发生于阴囊部位以瘙痒、红斑等多形性皮损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皮肤炎症性疾病,病因包括内部的过敏体质、内分泌紊乱、精神因素及外部的局部多汗、搔抓摩擦、化学物质接触,临床表现急性期有弥漫红斑、密集丘疹水疱等,慢性期有皮肤肥厚粗糙苔藓样变等,诊断依据典型皮肤表现结合病史排除其他类似皮肤病,治疗有一般护理如保持清洁干燥等及药物辅助,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轻柔护理用温和药物,老年要轻柔护理关注基础病,基础疾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病利于恢复。
一、定义
阴囊湿疹是发生于阴囊部位的常见皮肤炎症性疾病,属于湿疹范畴,以阴囊皮肤出现瘙痒、红斑、丘疹、渗出、肥厚等多形性皮损为主要表现。
二、病因
(一)内部因素
1.过敏体质:个体自身具有过敏倾向时,更容易发生阴囊湿疹,如本身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过敏性疾病者,发生阴囊湿疹的概率相对较高。
2.内分泌紊乱:如体内雄激素水平异常等情况,可能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与功能,增加阴囊湿疹发生风险。
3.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皮肤的免疫及屏障功能,诱发或加重阴囊湿疹。
(二)外部因素
1.局部多汗:阴囊部位汗腺丰富,若长期处于多汗状态,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阴囊湿疹。
2.搔抓与摩擦:过度搔抓阴囊皮肤或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内裤等,会反复刺激阴囊皮肤,破坏皮肤屏障,促使阴囊湿疹发生。
3.化学物质接触:接触某些刺激性化学物质,如某些清洁剂、消毒剂、化纤材质等,可直接刺激阴囊皮肤,引发过敏或炎症反应,诱发阴囊湿疹。
三、临床表现
(一)急性期
阴囊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其上可见密集的丘疹、水疱,搔抓后易出现糜烂、渗出,瘙痒症状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二)慢性期
阴囊皮肤逐渐肥厚、粗糙,呈现苔藓样变,皮肤纹理加深,颜色可呈暗红色或色素沉着,瘙痒症状时轻时重,病情易反复。
四、诊断
主要依据阴囊部位典型的皮肤表现,如瘙痒、多形性皮损等,结合详细病史,排除股癣、接触性皮炎等其他类似皮肤病后可明确诊断。
五、治疗原则(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一般护理
1.保持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阴囊部位,清洗后及时擦干,避免局部潮湿。
2.穿着合适内裤:选择宽松、透气、棉质的内裤,减少对阴囊皮肤的摩擦与刺激。
3.避免搔抓刺激:尽量克制搔抓欲望,防止因搔抓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与炎症反应。
(二)药物辅助(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用法等)
可根据病情遵医嘱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症状,但需注意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谨慎。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皮肤更为娇嫩,需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或洗护用品,护理时动作要轻柔,保持阴囊局部清洁温和,穿着宽松舒适的童装内裤,若病情需要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温和、适合儿童的药物。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护理时需更加轻柔,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可能刺激皮肤的物质,同时需关注基础健康状况,若合并其他慢性疾病,需在控制基础病的基础上进行阴囊湿疹的护理与治疗。
(三)基础疾病患者
如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控制血糖等指标,因为高血糖等可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与免疫功能,不利于阴囊湿疹的恢复,还可能增加阴囊湿疹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