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膀胱炎的一般治疗包括增加饮水量(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要求)和注意休息(不同年龄段人群休息时长要求不同),药物治疗中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膀胱炎常用抗生素治疗(不同年龄人群用药有不同注意事项),特殊人群中儿童患者要观察症状变化、严格选药,老年患者要关注基础疾病、谨慎用药和加强护理,女性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按疗程用药,男性患者要注意是否有其他潜在因素合并。
一、一般治疗
增加饮水量:多饮水可以增加尿量,对膀胱起到冲洗作用,有助于细菌等病原体的排出,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ml以上,以保证足够的尿量,促进病情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需根据体重适当调整饮水量,保证充足摄入;成年男性和女性在饮水量上无绝对性别差异,但要结合自身情况,如存在心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时需遵循医生对饮水量的特殊要求。
注意休息: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处于较好的状态,有利于机体自身免疫力发挥作用来对抗病原体,促进膀胱炎的恢复。不同年龄段人群休息要求有所不同,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2-14小时睡眠,学龄儿童每天10-12小时;成年人一般保证每天7-8小时有效睡眠;老年人也应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每天休息时间可在8-9小时左右。
二、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适用情况: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膀胱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常见的引起急性膀胱炎的细菌有大肠埃希菌等。
药物选择:常用的抗生素有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等,但需注意18岁以下儿童禁用喹诺酮类药物,因为可能影响软骨发育)、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洛等)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者需选择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如对于2个月-12岁的儿童,可根据情况选择头孢菌素类等药物;成年女性和男性在药物选择上无绝对差异,但要考虑药物的耐药情况等;老年人使用抗生素时需注意药物的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肾的代偿功能下降,应选择对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并密切监测肾功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急性膀胱炎除了遵循上述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原则外,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排尿时的表现(是否哭闹、是否有尿频、尿急等),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更加细心。在药物选择上严格避免使用18岁以下禁用的药物,如喹诺酮类,同时要按照儿童的体重等计算药物的合适剂量(但具体剂量需由医生根据专业判断确定)。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患急性膀胱炎时,由于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使用药物时要更加谨慎,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某些抗生素与治疗基础疾病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同时,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如保持会阴部清洁等,预防再次感染。
女性患者:女性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尿道短而直,更容易发生膀胱炎,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规治疗外,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性生活前后的卫生,性生活后建议及时排尿,以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在药物治疗时,要按照疗程用药,避免症状稍有缓解就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复发。
男性患者:男性急性膀胱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要注意是否有其他潜在因素,如前列腺炎等合并存在。在治疗时除了针对膀胱炎进行治疗外,必要时需进一步检查是否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合并,以进行综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