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脸上易起癣掉皮原因包括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真菌感染相关(马拉色菌等感染及其他真菌)、接触过敏原,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有皮肤护理(保持清洁适度保湿、避免刺激)、针对真菌感染就医用药注意卫生、过敏相关明确避免过敏原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皮肤呵护与相关情况处理。
一、春季皮肤易起癣掉皮的原因
(一)皮肤屏障功能减弱
春季气温和湿度变化较大,皮肤的屏障功能可能受到影响。皮肤表面的角质层是重要的屏障,当环境因素改变时,角质层的保水能力等会发生变化。例如,春季空气相对干燥,若皮肤自身保水机制不能及时有效应对,角质层水分流失增加,就容易出现干燥、掉皮等情况,同时也更易受到外界刺激,增加患癣等皮肤问题的风险。对于儿童来说,皮肤更为娇嫩,春季环境变化时更易出现皮肤屏障功能相关问题;而对于成年人,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等也可能影响皮肤屏障功能,比如过度清洁等。
(二)真菌感染相关
1.马拉色菌等感染:春季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合一些真菌生长繁殖,马拉色菌是常见的与皮肤问题相关的真菌。当皮肤局部环境适宜时,马拉色菌可能过度增殖,引发皮肤炎症反应,出现红斑、鳞屑等类似癣的表现。比如在头面部等部位,马拉色菌感染可能导致面癣等情况,表现为局部皮肤有红斑、脱屑,伴有瘙痒等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感染,但儿童由于皮肤免疫力相对较弱等因素,感染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2.其他真菌:像红色毛癣菌等也可能在春季引发皮肤癣病,当皮肤接触到被真菌污染的物品或处于易感染的环境时,就可能被感染,出现皮肤起癣掉皮的症状。
(三)接触过敏原
春季花粉等过敏原增多,有些人属于过敏体质,接触花粉等过敏原后,皮肤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脱屑等类似癣掉皮的症状,但与真菌感染导致的癣不同,过敏引起的一般没有真菌感染的特征性表现。不同性别都可能发生过敏情况,但过敏体质的人群在春季更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有过敏病史的人群,春季更要密切关注皮肤变化,因为过敏可能加重皮肤不适。
二、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皮肤护理方面
1.保持皮肤清洁与适度保湿: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面部,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清洁后及时涂抹合适的保湿护肤品,如含有甘油、透明质酸等保湿成分的面霜等,保持皮肤水分。儿童皮肤娇嫩,应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保湿产品;成年人若皮肤干燥严重,可选择滋润度较高的保湿产品。
2.避免刺激:尽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洗面奶等。外出时注意防护,如戴口罩等,减少外界环境对皮肤的刺激。
(二)针对真菌感染的情况
如果怀疑是真菌感染导致的起癣掉皮,应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更加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毛巾、面盆等物品,防止真菌传播。
(三)过敏相关情况
对于过敏引起的皮肤问题,首先要尽量明确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明确对花粉过敏,春季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花粉浓度高的时段。若皮肤过敏症状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但儿童使用抗过敏药物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儿童剂型药物。
总之,春季脸上易起癣掉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和应对措施,特殊人群如儿童、过敏体质者等更要格外注意皮肤的呵护和相关情况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