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缓解方法包括非药物、药物及医疗干预。非药物有改变体位、热敷、大量饮水;药物分非甾体类抗炎药(成年用,儿童慎)和阿片类镇痛药(成年慎,儿童极慎);医疗干预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儿童慎)、输尿管镜取石或经皮肾镜取石术(儿童有创风险高,严评估后医生操作)。
一、非药物缓解方法
(一)改变体位
对于成年患者,可尝试不同的体位,如侧卧、爬行等。侧卧时身体的扭曲可能使结石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减轻结石对尿路的刺激,缓解疼痛。例如,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交替,通过身体姿势的调整来改善结石引起的尿路梗阻相关的疼痛状况。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轻柔地帮助其变换舒适体位,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加重患儿不适。
(二)热敷
成年患者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热敷疼痛部位,如腰部。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肌肉痉挛,减轻因肾结石导致的疼痛。一般热敷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热敷时间可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儿童患者皮肤较为娇嫩,热敷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可选择温度稍低但能带来舒适感的热敷方式,如使用温度适中的热敷袋,并密切观察儿童反应。
(三)大量饮水
成年患者应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以上。大量尿液的产生可以起到冲刷尿路的作用,有助于小结石的排出,同时减少尿液中晶体物质的沉积,从而缓解结石引起的疼痛。例如,分多次饮用白开水、淡茶水等,保持尿液持续排出。儿童患者也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但要注意根据年龄和体重合理调整饮水量,避免一次性饮水过多引起呕吐等不适,可少量多次饮水。
二、药物缓解方法
(一)非甾体类抗炎药
对于成年患者,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抗炎、镇痛作用来缓解肾结石引起的疼痛。但要注意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等特殊情况的成年患者需谨慎使用。儿童患者一般不优先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止痛,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后认为获益大于风险时才会考虑使用,且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形式。
(二)阿片类镇痛药
对于疼痛较为剧烈的成年患者,可能会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如哌替啶等。但阿片类药物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且存在一定的成瘾风险,需在医生严密监护下使用。儿童患者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需极其谨慎,只有在其他止痛方法无效且经过严格评估后,在医生指导下非常小心地使用,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成人有较大差异。
三、医疗干预缓解方法
(一)体外冲击波碎石
对于合适的成年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结石部位,将结石击碎,使其更容易通过尿液排出,从而缓解因结石引起的疼痛。但在治疗前需要医生评估结石的大小、位置等情况是否适合该治疗方式。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结构和身体耐受性等因素,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应用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结石具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由专业医生严格把握适应证。
(二)输尿管镜取石或经皮肾镜取石术
对于一些结石较大或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成年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输尿管镜取石或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直接将结石取出,从根本上解决结石引起的尿路梗阻等问题,从而缓解疼痛。对于儿童患者,这类手术属于有创操作,风险相对更高,只有在病情非常严重且经过多学科会诊等严格评估后,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才会考虑实施,同时术后的护理等也需要更加精心,以确保儿童顺利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