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屑风多与肺胃湿热、血虚风燥有关生活方式因素可增发病风险头皮见弥漫性灰白色糠秕状鳞屑面部见淡红色斑片覆细小油腻性鳞屑胸背等见淡红色或黄色斑片覆油腻性鳞屑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伴轻度角化不全等治疗以去脂消炎杀菌止痒为原则;银屑病是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感染精神紧张等可诱发或加重病情寻常型初起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渐成境界清楚红斑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见薄膜现象再刮见点状出血现象头皮可现束状发皮疹可全身发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等治疗据病情严重程度部位选合适方法轻度外用糖皮质激素等中重度用系统药物治疗等儿童患者治疗更谨慎。
一、病因方面
白屑风:多与肺胃湿热有关,过食辛辣肥甘等刺激性食物,导致肺胃湿热上蒸头面或肌肤而发病;此外,血虚风燥也是常见病因,如年老体弱、久病耗伤阴血等,致使肌肤失于濡养而发病。各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生活中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等生活方式因素可增加发病风险。
银屑病:其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环境因素包括感染(如链球菌感染)、精神紧张、外伤、手术、妊娠、吸烟、酗酒等。不同年龄、性别均可患病,有家族遗传史者患病风险相对较高,感染、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二、临床表现方面
白屑风:
头皮部位:头发部位的白屑风表现为头皮弥漫性灰白色糠秕状鳞屑,可轻度瘙痒,头发可呈束状,但不会像银屑病那样出现束状发且毛发不折断,一般不影响头发的生长和结构。
面部:多见于鼻翼、眉弓等部位,表现为淡红色斑片,覆以细小油腻性鳞屑。
胸背等部位:可见淡红色或黄色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边界清楚。各年龄、性别均可出现相应部位表现,一般病情相对较缓,症状相对较轻。
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初起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逐渐扩展成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块,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发亮的薄膜,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头皮部位银屑病可出现束状发,即头发呈束状,但头发不脱落。皮疹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四肢伸侧、肘部、膝部和骶尾部多见。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病情有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之分,进行期易出现同形反应,即皮肤损伤处可出现新的银屑病皮损。
三、组织病理学方面
白屑风:头皮部位主要表现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伴轻度角化不全,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等。
银屑病: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角质层内有Munro微脓肿,表皮突延长,真皮乳头上方表皮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等。
四、治疗方面
白屑风:以去脂、消炎、杀菌、止痒为原则。头皮部位可使用含有酮康唑等成分的洗发水;面部及其他部位可外用硫磺软膏等;若有血虚风燥表现,可适当使用养血祛风润燥的中药调理。各年龄、性别均可使用相应外用药,儿童患者需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避免使用过于刺激的制剂加重皮肤损伤。
银屑病: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部位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轻度银屑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等;中重度银屑病可选用系统药物治疗(如甲氨蝶呤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光疗等。儿童银屑病患者治疗更需谨慎,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治疗方法,如外用温和的糖皮质激素、UVB光疗等,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骨骼等发育的系统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