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常见典型症状有烧心(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等可加重,肥胖等易出现)和反流(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流动,酸性居多,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非典型症状有胸痛(类似心绞痛易误诊为心血管疾病)和吞咽困难(初期间歇性后期持续性,需警惕合并食管癌);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睡眠时抬高床头、避免过饱及食用特定食物、避免增加腹压活动等)、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H受体拮抗剂抑酸、促胃肠动力药促进胃排空等,使用时需注意老年患者相关影响)、手术治疗(内科无效或有严重并发症时考虑,需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决定)。
一、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见症状
(一)典型症状
1.烧心: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多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部分患者烧心可在夜间入睡时发生,这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食管清除能力减弱等因素有关,尤其在肥胖、妊娠等人群中因腹压增加更易出现。
2.反流: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反流物多呈酸性,如反流物为碱性则提示部分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老年人因食管蠕动功能减弱,反流症状可能不典型。
(二)非典型症状
1.胸痛:疼痛可发生在胸骨后,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痛,也可类似心绞痛,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部、颈部等,易被误诊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这是因为食管和心脏的神经有部分重叠,需注意鉴别,在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更应谨慎区分。
2.吞咽困难:初期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后期可因食管瘢痕形成狭窄,出现持续性吞咽困难,对于老年患者,需警惕合并食管癌等情况,应进一步检查明确。
二、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
(一)生活方式调整
1.体位:睡眠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cm,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肥胖人群应减轻体重,因为肥胖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体重减轻可降低腹压,减少反流发生。
2.饮食:避免进食过饱,餐后不宜立即卧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及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对于老年人,应注意饮食易消化,防止因吞咽功能减退导致反流加重。
3.避免诱因:减少增加腹压的活动,如穿紧身衣、便秘等,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及子宫增大等因素易患反流性食管炎,需特别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定期产检并监测反流情况。
(二)药物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等,通过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常用药物,能有效缓解烧心、反流等症状,对于老年患者,需注意药物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影响,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2.H受体拮抗剂(HRA):如西咪替丁等,可抑制基础胃酸分泌,适用于轻至中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但其抑酸作用较PPI弱,在老年人中使用时需关注药物代谢及可能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
3.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可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对于老年患者,因可能存在心脏相关疾病,使用多潘立酮等药物时需注意其对心脏的影响,必要时进行心电图监测。
(三)手术治疗
对于内科治疗无效、有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狭窄等)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手术适用于年龄较大但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需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反流严重程度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采用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