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肚内侧股癣的一般治疗包括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药物治疗有外用咪唑类、丙烯胺类抗真菌药,儿童和孕妇用药需特殊注意;预防措施为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
一、一般治疗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大腿肚内侧股癣患者要注意保持该部位的清洁,每天可以用温水清洗局部,但要避免使用过热的水,以免刺激皮肤。清洗后要及时擦干,因为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例如,对于经常出汗的人群,如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运动量大的人,更要注意及时清洁和干燥局部皮肤,减少真菌滋生的环境因素。
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紧身、不透气的化纤类衣物,这样可以减少局部皮肤与衣物之间的摩擦,同时有利于汗液的蒸发,保持局部干燥,不利于真菌生存。
2.避免搔抓
股癣会引起瘙痒症状,但要告诫患者避免搔抓。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一方面容易引起继发感染,另一方面可能会使股癣的皮疹范围扩大。比如,搔抓后皮肤破损,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引发丹毒等感染性疾病;同时,搔抓可能会使真菌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导致其他部位也出现股癣。
二、药物治疗
1.外用抗真菌药物
咪唑类抗真菌药:如酮康唑乳膏等,酮康唑可以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对于大多数股癣患者,外用酮康唑乳膏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一般每天早晚各涂抹一次,连续使用2-4周左右,具体疗程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按照正确的方法涂抹,将药物均匀涂抹在股癣皮疹部位及其周围1-2厘米的正常皮肤区域,以防止真菌扩散。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像特比萘芬乳膏也是治疗股癣的常用药物。特比萘芬能特异性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阻碍真菌细胞膜的合成,起到抗真菌效果。使用方法同样是每天外用1-2次,疗程一般也是2-4周。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较为娇嫩,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用量和频率,避免大面积长期使用。
2.特殊人群用药注意
儿童患者:儿童患有大腿肚内侧股癣时,在选择抗真菌药物时要更加谨慎。一般优先选择相对温和、刺激性小的抗真菌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因为儿童的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药物吸收和代谢与成人不同。例如,对于婴幼儿股癣患者,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时,要注意避免药物进入眼睛等敏感部位,并且用药面积不宜过大,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
孕妇患者:孕妇患有股癣时,外用抗真菌药物的选择需要权衡利弊。一般可以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克霉唑乳膏等。在使用前要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评估用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孕妇要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因为某些抗真菌药物可能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
三、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身体清洁,定期洗澡,尤其是易出汗的部位。对于有股癣病史的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的持续性,防止股癣复发。例如,家庭成员之间要避免共用毛巾、浴盆等个人物品,因为股癣是具有传染性的,通过共用物品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
勤换洗衣物,尤其是内裤要每天更换,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内裤要选择棉质、宽松的,有利于透气,减少局部潮湿环境的形成。
2.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接触患有癣病的动物,如猫、狗等,因为这些动物身上可能携带真菌,容易传染给人类导致股癣等癣病。如果必须接触,要注意接触后的清洁消毒措施。同时,在公共场所如公共浴室、游泳池等要注意防护,避免直接接触公共物品,减少感染真菌的机会。



